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森林法论文

集体林权流转过程中相关方利益衡平的制度规约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1.1 理论意义第8页
        1.1.2.实践意义第8页
        1.1.3 选题背景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2 利益衡平的理论与应用第13-17页
    2.1 利益衡平理论的提出第13-14页
    2.2 利益衡平理论的现实意义第14-15页
        2.2.1 利益衡平理论的现实应用第14页
        2.2.2 利益衡平理论应用于集体林权流转过程中的考察第14-15页
    2.3 利益衡平理论在集体林权流转过程中的价值第15-17页
3 集体林权流转中利益相关方主体明晰及冲突表现第17-21页
    3.1 集体林权流转中利益相关方明晰第17-18页
        3.1.1 利益冲突之政府与生产经营者第17页
        3.1.2 利益冲突之流出方与流入方第17页
        3.1.3 利益冲突之农民集体与林农第17-18页
        3.1.4 利益冲突之生产经营者与生态受益者第18页
    3.2 集体林权流转中利益相关方的冲突表现第18-21页
        3.2.1 政府与生产经营者利益冲突表现第18-19页
        3.2.2 生产经营者内部利益冲突表现第19页
        3.2.3 生产经营者与生态受益者利益冲突表现第19-21页
4 集体林权流转过程中相关方利益不平衡的原因第21-27页
    4.1 集体林权流转过程中相关方利益不平衡的法律层面分析第21-22页
        4.1.1 集体林权流转法律缺位第21页
        4.1.2 集体林权流转权属不清第21-22页
        4.1.3 集体林权流转方式规定不明第22页
    4.2 集体林权流转过程中相关方利益不平衡的制度层面分析第22-25页
        4.2.1 集体林权流转缺乏交易平台第23页
        4.2.2 森林资源评估制度缺失第23-24页
        4.2.3 缺乏规范化中介服务机构第24页
        4.2.4 国家财政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第24-25页
    4.3 集体林权流转过程中相关方利益不平衡的执行层面分析第25-27页
        4.3.1 政府执法不公正第25页
        4.3.2 政府角色定位不准确第25-27页
5 集体林权流转中相关方利益衡平机制的构建第27-33页
    5.1 集体林权流转过程中相关方利益衡平的法律层面构建第27-29页
        5.1.1 健全集体林权流转法律法规第27页
        5.1.2 明确集体林权流转的权属第27-28页
        5.1.3 发展灵活多样的集体林权流转的方式第28-29页
    5.2 集体林权流转过程中相关方利益衡平的制度层面构建第29-31页
        5.2.1 搭建统一的集体林权交易平台第29页
        5.2.2 建立科学的森林资产评估体系第29-30页
        5.2.3 组建高水平的中介服务组织第30页
        5.2.4 建立财政激励机制第30-31页
    5.3 集体林权流转过程中相关方利益衡平的执行层面构建第31-33页
        5.3.1 政府执法更公正第31页
        5.3.2 政府定位更准确第31-33页
总结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7页
个人简介第37-38页
致谢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蛋白结构完整性和松材线虫伴生细菌对Bt杀线虫活性影响研究
下一篇:中国匙胸瘿蜂亚科12属昆虫系统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