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2.1 基本思路 | 第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2.3 技术路线 | 第12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3.1 城市发展战略与文化创意产业 | 第12-13页 |
1.3.2 城市经济空间与文化创意产业 | 第13-14页 |
1.3.3 城市经济增长与文化创意产业 | 第14-15页 |
1.3.4 城市经济与文化创意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3.5 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17-28页 |
2.1 文化创意产业 | 第17-20页 |
2.1.1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 第17-18页 |
2.1.2 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 | 第18-20页 |
2.2 经济增长点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2.2.1 经济增长点的内涵 | 第20-21页 |
2.2.2 经济增长点的标准 | 第21-22页 |
2.3 相关分析方法模型 | 第22-24页 |
2.3.1 SWOT分析模型 | 第22-23页 |
2.3.2 PEST分析模型 | 第23-24页 |
2.4 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机理分析 | 第24-28页 |
2.4.1 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城市经济转型发展 | 第24-26页 |
2.4.2 文化创意产业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 第26页 |
2.4.3 产业政策理论 | 第26-28页 |
第3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8-38页 |
3.1 北京市经济增长SWOT分析 | 第28-32页 |
3.1.1 优势分析 | 第28-30页 |
3.1.2 劣势分析 | 第30-31页 |
3.1.3 机遇分析 | 第31页 |
3.1.4 威胁分析 | 第31-32页 |
3.2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 第32-37页 |
3.2.1 取得的成就 | 第32-36页 |
3.2.2 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3.3 文化创意产业符合北京市城市功能定位 | 第37-38页 |
第4章 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北京市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 第38-49页 |
4.1 研究目标与评价标准 | 第38-39页 |
4.1.1 研究目标 | 第38页 |
4.1.2 评价标准 | 第38-39页 |
4.2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第39-40页 |
4.2.1 变量构建的思路 | 第39页 |
4.2.2 变量选取的原则 | 第39页 |
4.2.3 数据处理的说明 | 第39-40页 |
4.3 模型检验与评价方法 | 第40-47页 |
4.3.1 文化创意产业与北京市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初判 | 第40-42页 |
4.3.2 文化创意产业与一、二产业产值和对经济拉动作用的比较分析 | 第42-44页 |
4.3.3 文化创意产业与二、三产业产值和对经济拉动作用的比较分析 | 第44-47页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4.4.1 研究难点与适用范围 | 第47-48页 |
4.4.2 研究结果的现实意义 | 第48-49页 |
第5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对策 | 第49-54页 |
5.1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PEST分析 | 第49-51页 |
5.1.1 政策法规 | 第49-50页 |
5.1.2 经济环境 | 第50-51页 |
5.1.3 社会环境 | 第51页 |
5.1.4 科技环境 | 第51页 |
5.2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第51-54页 |
5.2.1 政府推动发展 | 第51-52页 |
5.2.2 重点行业引领 | 第52页 |
5.2.3 内生外延战略 | 第52页 |
5.2.4 品牌推进战略 | 第52-54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54-5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55页 |
6.2.1 创新之处 | 第55页 |
6.2.2 不足之处 | 第55页 |
6.3 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55-5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71页 |
附录A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表 | 第59-69页 |
附录B“十三五”时期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