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被追诉人的自主性辩护权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论第8-12页
    (一)研究意义第9页
    (二)研究现状第9-10页
    (三)论文结构第10-12页
一、被追诉人自主性辩护权的提出第12-16页
    (一)被追诉人自主性辩护权的基本内涵第12-13页
    (二)被追诉人自主性辩护权的特点第13-14页
        1.防御性第13页
        2.自主性第13页
        3.优先性第13-14页
        4.全面性第14页
    (三)被追诉人自主性辩护权与自行辩护权第14-16页
二、被追诉人自主性辩护权的现状第16-22页
    (一)立法对自主性辩护权保障不足第16-17页
    (二)自主性辩护权的虚化状态第17-18页
    (三)被追诉人自主性辩护与律师独立辩护存在冲突第18-20页
    (四)自主性辩护权的外部保障欠缺第20-22页
三、被追诉人自主性辩护权成因分析第22-27页
    (一)被追诉人“客体化倾向”司法氛围第22-23页
    (二)自主性辩护权内容缺失第23-24页
    (三)被追诉人自身条件不足限制了自主性辩护权第24-25页
    (四)知悉权与言词证据的可靠性之间存在矛盾第25-27页
四、保障被追诉人自主性辩护权的意义第27-31页
    (一)落实“尊重与保障人权”原则第27-28页
    (二)被追诉人“辩护者”诉讼主体地位的价值追求第28页
    (三)实现程序正义,增强裁判的可接受性第28-30页
    (四)有利于发现案件事实真相第30-31页
五、保障被追诉人自主性辩护权的消极影响第31-34页
    (一)可能影响供述的真实性第31页
    (二)可能诱使被追诉人实施其他妨碍诉讼的行为第31-32页
    (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司法成本第32-33页
    (四)不当自主辩护,可能损害被追诉人自身权益第33-34页
六、保障被追诉人自主性辩护权的有效行使第34-46页
    (一)保障被追诉人的诉讼主体性地位第34-36页
    (二)确立有限度的被追诉人知悉权第36-39页
        1.会见权第36-37页
        2.阅卷权第37-38页
        3.调查取证权第38-39页
    (三)重点保障无辩护律师参与案件中的自主性辩护权第39-40页
    (四)避免自主性辩护权的行使妨碍供述的可靠性第40-41页
    (五)协调被追诉人自主性辩护权与律师独立辩护权的关系第41-46页
        1.坚持辩护律师与被追诉人辩护权的相互独立性第41-43页
        2.建立协商机制第43-44页
        3.退出机制第44-46页
总结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下一篇:南昌市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