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3页 |
1 马铃薯甲虫在国内外的发生危害 | 第11-12页 |
·马铃薯甲虫在国外发生危害 | 第11页 |
·马铃薯甲虫在国内新疆发生危害 | 第11-12页 |
2 马铃薯甲虫抗药性的发展现状 | 第12-26页 |
·国外马铃薯甲虫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马铃薯甲虫对有机氯杀虫剂的抗药性 | 第13-14页 |
·马铃薯甲虫对有机磷类农药的抗药性 | 第14-16页 |
·马铃薯甲虫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抗药性 | 第16-17页 |
·马铃薯甲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 | 第17-20页 |
·国内马铃薯甲虫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马铃薯甲虫相对敏感品系的筛选 | 第21-22页 |
·诊断剂量法监测马铃薯甲虫的抗性水平 | 第22-23页 |
·毒力回归线法测定马铃薯甲虫的抗药性 | 第23页 |
·马铃薯甲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药性 | 第23-26页 |
3 马铃薯甲虫的抗性机理 | 第26-31页 |
·行为抗性 | 第26页 |
·穿透抗性 | 第26-27页 |
·代谢抗性 | 第27-29页 |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P450) | 第27-29页 |
·酯酶(EST) | 第29页 |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 | 第29页 |
·靶标抗性 | 第29-31页 |
4 本研究的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31-33页 |
第二章 新疆北疆马铃薯甲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 | 第33-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试虫 | 第33-34页 |
·供试原药 | 第34页 |
·毒力测定方法 | 第34-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3页 |
·马铃薯甲虫成虫的田间监测结果 | 第35-38页 |
·马铃薯甲虫成虫田间种群的敏感性差异 | 第35-37页 |
·马铃薯甲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 | 第37-38页 |
·马铃薯甲虫4龄幼虫的田间监测结果 | 第38-43页 |
·马铃薯甲虫4龄幼虫田间种群的敏感性差异 | 第38-41页 |
·四种新烟碱药剂的相对毒力比较 | 第41页 |
·四种新烟碱类杀虫剂LD_(50)值差异与常用药剂抗性的相关性 | 第41-43页 |
3 讨论 | 第43-45页 |
第三章 马铃薯甲虫代谢新烟碱类杀虫剂的途径 | 第45-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页 |
·试虫 | 第46页 |
·供试药剂与用具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三种酶抑制剂对4龄幼虫代谢吡虫啉和噻虫嗪的影响 | 第46-48页 |
·三种酶抑制剂对成虫代谢吡虫啉和噻虫嗪的影响 | 第48-50页 |
3 讨论 | 第50-51页 |
第四章 马铃薯甲虫P450的克隆验证、序列分析 | 第51-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8页 |
·试虫 | 第51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51-52页 |
·PCR | 第52-58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52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52-53页 |
·PCR引物设计 | 第53-55页 |
·PCR扩增体系及条件 | 第55-56页 |
·PCR产物回收与纯化 | 第56-57页 |
·连接及转化 | 第57页 |
·重组质粒的提取及检测 | 第57-58页 |
·序列测定与分析 | 第5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8-61页 |
3 讨论 | 第61-63页 |
第五章 马铃薯甲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克隆验证与序列分析 | 第63-7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3-66页 |
·试虫 | 第63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63-64页 |
·实验操作步骤 | 第64-66页 |
·PCR引物设计 | 第64-65页 |
·RACE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65页 |
·RACE引物设计 | 第65页 |
·RACE扩增体系及条件 | 第65-66页 |
·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66页 |
2 结果及分析 | 第66-71页 |
·马铃薯甲虫nAchR基因克隆与验证 | 第66-67页 |
·马铃薯甲虫nAchRα10基因全长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67-68页 |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第68-70页 |
3 讨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7页 |
附录一 克隆证实的马铃薯甲虫P450基因详情 | 第87-95页 |
附录二 克隆证实的马铃薯甲虫NACHR基因详情 | 第95-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