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40页 |
1. 马铃薯甲虫的抗药性 | 第12-14页 |
2 马铃薯甲虫易产生抗药性的原因 | 第14页 |
3 合理使用农药治理或延缓马铃薯甲虫抗药性 | 第14-20页 |
·农药的一般使用方法 | 第15页 |
·农药的换用 | 第15-16页 |
·农药的轮用 | 第16-18页 |
·农药的混用 | 第18-19页 |
·农药与增效剂的混用 | 第19页 |
·致死剂量农药使用 | 第19-20页 |
4 采用避难所策略 | 第20-23页 |
·间行施药法 | 第21页 |
·周围施药法 | 第21-22页 |
·混合施药法 | 第22页 |
·挑治 | 第22-23页 |
5 新治理药剂的筛选 | 第23-37页 |
·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 | 第23-24页 |
·氟虫腈作用机理 | 第23页 |
·氟虫腈的应用现状 | 第23-24页 |
·阿维菌素 | 第24-26页 |
·阿维菌素作用机理 | 第24-25页 |
·阿维菌素的应用现状 | 第25-26页 |
·多杀菌素 | 第26-28页 |
·多杀菌素作用机理 | 第26-27页 |
·多杀菌素的应用现状 | 第27-28页 |
·氯虫苯甲酰胺 | 第28-32页 |
·氯虫苯甲酰胺作用机理 | 第28-29页 |
·鱼尼丁受体的结构及研究进展 | 第29-31页 |
·氯虫苯甲酰胺的应用现状 | 第31-32页 |
·虫酰肼 | 第32-34页 |
·虫酰肼作用机理 | 第32-33页 |
·虫酰肼的应用现状 | 第33-34页 |
·除虫脲 | 第34-35页 |
·除虫脲作用机理 | 第34页 |
·除虫脲的应用现状 | 第34-35页 |
·B.t.t.及其代谢产物 | 第35-36页 |
·印楝素 | 第36页 |
·敌草胺 | 第36-37页 |
6 昆虫保幼激素的研究进展 | 第37-39页 |
·保幼激素的生物合成 | 第37-38页 |
·保幼激素的代谢 | 第38-39页 |
7. 本研究的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39-40页 |
第二章 几种新型杀虫剂对马铃薯甲虫的毒杀作用 | 第40-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试虫采集和饲养 | 第40页 |
·供试药剂和用具 | 第40-41页 |
·测定及分析方法 | 第41-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几种新型杀虫剂对马铃薯甲虫的触杀毒力 | 第42-43页 |
·几种新型杀虫剂对马铃薯甲虫胃毒作用的差异 | 第43-46页 |
3 讨论 | 第46-48页 |
第三章 新疆北疆马铃薯甲虫对几种新型杀虫剂的敏感性 | 第48-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供试马铃薯甲虫 | 第48-49页 |
·供试原药 | 第49页 |
·测定及分析方法 | 第49-5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7页 |
·马铃薯甲虫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差异 | 第50页 |
·马铃薯甲虫田间种群对多杀菌素的敏感性差异 | 第50-52页 |
·马铃薯甲虫田间种群对氟虫腈的敏感性差异 | 第52页 |
·马铃薯甲虫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差异 | 第52-53页 |
·马铃薯甲虫田间种群对虫酰肼的敏感性差异 | 第53页 |
·马铃薯甲虫田间种群对除虫脲的敏感性差异 | 第53-54页 |
·几种杀虫剂对成虫和幼虫触杀毒力的差异 | 第54-55页 |
·几种杀虫剂敏感性差异与常用药剂抗性的相关性 | 第55-57页 |
3 讨论 | 第57-60页 |
第四章 氯虫苯甲酰胺的代谢及其靶标基因的克隆 | 第60-7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1-68页 |
·试虫采集和饲养 | 第61页 |
·主要化学农药、增效剂、试剂和仪器 | 第61页 |
·增效实验方法 | 第61-62页 |
·PCR扩增 | 第62-65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62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62-63页 |
·PCR引物设计 | 第63-64页 |
·PCR扩增体系及条件 | 第64-65页 |
·常规分子克隆 | 第65-68页 |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 第65页 |
·连接反应 | 第65-66页 |
·连接产物的转化和单克隆 | 第66页 |
·重组质粒的提取及检测 | 第66-67页 |
·序列测定与分析 | 第67-6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8-72页 |
·种酶抑制剂对氯虫苯甲酰胺毒杀活性的增效作用 | 第68-69页 |
·对4龄幼虫的测定结果 | 第68-69页 |
·对成虫的测定结果 | 第69页 |
·马铃薯甲虫RyR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 第69-72页 |
·马铃薯甲虫转录组全部RyR片段的扩增结果 | 第69页 |
·马铃薯甲虫RyR基因片段的分析 | 第69-72页 |
3 讨论 | 第72-74页 |
第五章 保幼激素合成和代谢相关基因的克隆及RNAi结果 | 第74-8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75-79页 |
·实验材料 | 第75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75-76页 |
·试验方法 | 第76-79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76页 |
·引物设计和PCR扩增 | 第76-78页 |
·常规分子克隆 | 第78页 |
·双链RNA表达载体构建 | 第78-79页 |
·双链RNA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79页 |
·大肠杆菌中表达的dsRNA的饲喂 | 第7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9-83页 |
·保幼激素合成和代谢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79-81页 |
·双链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 第81-82页 |
·含dsRNA菌液的饲喂结果 | 第82-83页 |
3 讨论 | 第83-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8页 |
附录一 克隆证实的马铃薯甲虫RyR基因详情 | 第98-100页 |
附录二 克隆证实的马铃薯甲虫保幼激素合成和代谢相关基因详情 | 第100-10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6-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