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龙头企业+农户”模式渠道治理机制对农户投机行为影响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s第10-11页
1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1 研究现实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理论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2.1 研究目的第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页
        1.3.3 技术路线第16-17页
    1.4 创新点第17-19页
2 理论基础第19-26页
    2.1 渠道关系理论第19-20页
    2.2 渠道关系治理相关理论第20-26页
        2.2.1 交易成本理论第20-22页
        2.2.2 关系契约理论第22-24页
        2.2.3 渠道权力理论第24-26页
3 文献回顾第26-36页
    3.1“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中渠道治理机制研究第26-28页
    3.2 关系质量研究第28-30页
        3.2.1 关系质量内涵第28-29页
        3.2.2 关系质量维度划分第29-30页
    3.3 渠道治理机制与渠道关系质量关系研究第30-31页
    3.4“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中农户投机行为研究第31-34页
    3.5 文献评述第34-36页
4 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第36-41页
    4.1 研究模型建立第36-37页
        4.1.1 研究模型建立第36-37页
        4.1.2 研究模型说明第37页
    4.2 研究假设的说明第37-41页
        4.2.1 契约治理机制对农户投机行为的影响第37-38页
        4.2.2 规范治理机制对农户投机行为的影响第38-39页
        4.2.3 渠道关系质量对农户投机行为的影响第39-40页
        4.2.4 渠道关系质量的中介作用第40-41页
5 变量界定与可操作化定义第41-45页
    5.1 变量界定与可操作化定义第41-43页
        5.1.1 渠道治理机制界定和可操作化定义第41页
        5.1.2 渠道关系质量界定和可操作化定义第41-43页
        5.1.3 农户投机行为界定和可操作化定义第43页
    5.2 问卷设计说明第43-45页
6 实证分析第45-58页
    6.1 数据来源第45页
    6.2 样本描述第45-47页
    6.3 数据品质检验第47-51页
        6.3.1 信度分析第47-49页
        6.3.2 效度分析第49-51页
        6.3.3 相关性分析第51页
    6.4 回归结果分析第51-56页
        6.4.1 渠道治理机制对农户投机行为的直接影响第51-53页
        6.4.2 渠道关系质量对农户投机行为的直接影响第53-54页
        6.4.3 渠道关系质量的中介作用第54-56页
    6.5 小结第56-58页
7 结论和建议第58-63页
    7.1 研究结论第58-59页
    7.2 研究建议第59-62页
    7.3 研究不足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2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第72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课题与项目第72-73页
附录C 渠道治理机制对农户投机行为的影响调查问卷第73-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部治理、环境信息披露与融资成本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农业上市企业的数据
下一篇:“龙头企业+农户”关系承诺形成的主要前因及对渠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