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插图清单 | 第13-15页 |
图表清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1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连杆机构优化设计的研究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1.3 国外结构拓扑优化的研究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1.3.1 国外结构拓扑优化的研究发展现状 | 第18页 |
1.3.2 国内结构拓扑优化的研究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1.4 气缸内部流场分析的研究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如下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一体式气动夹具连杆机构的优化设计与分析 | 第21-36页 |
2.1 一体式气动夹具连杆机构的优化设计 | 第21-28页 |
2.1.1 一体式气动夹具介绍 | 第21-23页 |
2.1.2 连杆机构运动模型的建立 | 第23-25页 |
2.1.3 摇杆滑块机构的优化设计 | 第25-28页 |
2.2 摇杆滑块机构在一体式气动夹具中的功用分析 | 第28-33页 |
2.2.1 滑块行程H与摇杆夹角关系 | 第28-29页 |
2.2.2 夹具夹紧工件瞬间的冲击力 | 第29-31页 |
2.2.3 夹具夹紧工件时的夹紧力矩 | 第31-33页 |
2.3 遥杆滑块连杆机构在一体式气动夹具上其他功能分析 | 第33-35页 |
2.3.1 摇杆滑块机构中滚针轴承的作用分析 | 第33-34页 |
2.3.2 一体式气动夹具利用摇杆滑块机构自锁功能进行工作 | 第34-35页 |
2.4 本章的总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关键元件的拓扑优化 | 第36-57页 |
3.1 拓扑优化方法 | 第36-40页 |
3.1.1 拓扑优化简介 | 第36-37页 |
3.1.2 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的数值方法 | 第37-39页 |
3.1.3 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的求解方法 | 第39-40页 |
3.2 结构拓扑优化与有限元 | 第40-45页 |
3.2.1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 第40-41页 |
3.2.2 ANSYS的单元生死功能 | 第41-43页 |
3.2.3 有限元中的拓扑优化简介 | 第43-44页 |
3.2.4 有限元中拓扑优化的求解步骤 | 第44-45页 |
3.3 夹臂的拓扑优化分析 | 第45-50页 |
3.3.1 夹臂结构进行拓扑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 第45-46页 |
3.3.2 夹臂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3.3.3 夹臂的优化分析 | 第47-50页 |
3.4 对夹臂设计的结果分析与改进 | 第50-57页 |
3.4.1 有关夹臂优化结果的分析 | 第50-51页 |
3.4.2 对夹臂设计的相关建议 | 第51-56页 |
3.4.3 对一体式气动夹具设计建议 | 第56-57页 |
第四章 一体式气动夹具气缸部分的分析研究 | 第57-72页 |
4.1 一体式气动夹具气缸部分模型建立 | 第57-58页 |
4.1.1 一体式气动夹具气缸部分 | 第57页 |
4.1.2 气缸部分分析模型建立 | 第57-58页 |
4.2 气缸部分仿真前网格划分与相关参数设定 | 第58-61页 |
4.2.1 软件GAMBIT的简单介绍 | 第58-59页 |
4.2.2 气缸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59-60页 |
4.2.3 边界条件设置 | 第60-61页 |
4.3 一体式气动夹具气缸部分仿真分析 | 第61-65页 |
4.3.1 FLUENT软件简述及求解步骤 | 第61-62页 |
4.3.2 计算流体动力学基本理论 | 第62-63页 |
4.3.3 模型选择与初始条件 | 第63页 |
4.3.4 动网格相关设置 | 第63-65页 |
4.4 仿真结果分析与结构改进建议 | 第65-72页 |
4.4.1 仿真求解设置及收敛判断 | 第65-66页 |
4.4.2 FLUENT中仿真结果输出 | 第66-70页 |
4.4.3 产品设计的更新改进 | 第70-72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2-75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72-73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