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

间接矩阵式电力变换器扩频调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TABLE OF CONTENTS第11-14页
插图目录第14-17页
表格目录第17-18页
主要符号表第18-19页
1 绪论第19-3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9页
    1.2 矩阵变换器调制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9-26页
        1.2.1 一般调制技术第21-23页
        1.2.2 优化调制技术第23-26页
    1.3 电力变换器扩频调制技术的研究现状第26-34页
        1.3.1 DC-DC变换器和AC-DC变换器的扩频调制第26-30页
        1.3.2 DC-AC变换器的扩频调制第30-33页
        1.3.3 AC-AC变换器的扩频调制第33-34页
    1.4 电力变换器扩频调制技术的实现方法第34-36页
    1.5 论文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第36-38页
2 调制信号的扩频调制特点分析第38-51页
    2.1 引言第38页
    2.2 扩频调制基本原理第38-42页
    2.3 基于周期函数和混沌序列的扩频调制第42-44页
        2.3.1 周期调制第42-43页
        2.3.2 混沌调制第43-44页
    2.4 混合扩频调制第44-47页
        2.4.1 基本原理第44-46页
        2.4.2 PWM脉冲序列的混合调制效果第46-47页
    2.5 实验研究第47-49页
    2.6 本章小结第49-51页
3 一种简化换流的间接矩阵变换器混沌载波频率调制技术第51-65页
    3.1 引言第51页
    3.2 简化换流的载波调制原理第51-57页
        3.2.1 IMC拓扑结构第51-52页
        3.2.2 整流级调制函数第52-54页
        3.2.3 逆变级调制函数第54-55页
        3.2.4 协同调制第55-57页
    3.3 载波频率按照混沌序列变化的原理第57-59页
        3.3.1 混沌载波频率产生原理第57-58页
        3.3.2 扩频原理第58-59页
    3.4 实验研究第59-64页
        3.4.1 实验平台第59页
        3.4.2 实验结果分析第59-64页
    3.5 本章小节第64-65页
4 间接矩阵变换器随机脉冲位置调制技术第65-85页
    4.1 引言第65页
    4.2 TCBM技术第65-70页
        4.2.1 整流级载波调制方法第66-67页
        4.2.2 逆变级载波调制方法第67-70页
    4.3 三种随机脉冲位置调制技术第70-78页
        4.3.1 RMCBPPM技术第71-73页
        4.3.2 RCDPPM技术第73-74页
        4.3.3 RDPPM技术第74-77页
        4.3.4 窄脉冲处理方法第77-78页
    4.4 实验研究第78-83页
    4.5 本章小结第83-85页
5 间接矩阵变换器输出电压频谱分布控制技术和实现方法第85-115页
    5.1 引言第85页
    5.2 SDIM技术第85-95页
        5.2.1 预测模型第85-88页
        5.2.2 IMC的PCC原理第88-90页
        5.2.3 IMC输出电压的SDIM原理第90-92页
        5.2.4 IMC的开关状态第92-93页
        5.2.5 IMC的PCC技术和SDIM技术实现流程第93-95页
        5.2.6 换流方式第95页
    5.3 PCC技术和SDIM技术的实现方法第95-104页
        5.3.1 控制器整体结构概述第96-98页
        5.3.2 FPGA实现第98-103页
        5.3.3 SDIM技术实现方法第103-104页
    5.4 仿真与实验研究第104-114页
        5.4.1 仿真研究第104-109页
        5.4.2 实验平台设计第109-110页
        5.4.3 FPGA实验结果第110-111页
        5.4.4 PCC技术与SDIM技术实验结果第111-114页
    5.5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15-118页
    6.1 结论第115-116页
    6.2 创新点摘要第116页
    6.3 展望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28-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作者简介第130-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动力学及对聚变装置第一壁材料诊断研究
下一篇:石墨衬底半导体ZnO和SiC材料生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