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选题依据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城乡互动与城乡一体化研究综述 | 第18-34页 |
·概念辨析 | 第18-23页 |
·城乡互动 | 第18-19页 |
·城乡一体化 | 第19-20页 |
·西咸大都市地区 | 第20-23页 |
·城乡关系研究进展 | 第23-28页 |
·国外城乡关系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国内城乡关系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城乡互动发展研究综述 | 第28-34页 |
·国外城乡互动发展研究新趋向 | 第28页 |
·国内城乡互动发展研究新趋向 | 第28-29页 |
·研究贡献 | 第29-30页 |
·研究不足 | 第30-31页 |
·研究趋势 | 第31-34页 |
第三章 城乡互动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解析 | 第34-44页 |
·城乡发展的非均衡理论 | 第34-36页 |
·城乡互动发展途径理论 | 第36-37页 |
·城乡互动发展模式理论 | 第37-39页 |
·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 | 第39-44页 |
·经典形态 | 第39-40页 |
·目标取向 | 第40-41页 |
·形成机制 | 第41-42页 |
·度量纬度 | 第42页 |
·发展阶段 | 第42页 |
·实现途径 | 第42-44页 |
第四章 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条件分析 | 第44-57页 |
·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 第44-49页 |
·资源承载情况 | 第44-46页 |
·环境和生态情况 | 第46-49页 |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第49-54页 |
·西咸大都市地区国土空间发展战略 | 第49-50页 |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地域差异 | 第50-51页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第51-54页 |
·城乡空间格局与结构 | 第54-57页 |
第五章 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57-74页 |
·城乡互动发展的客观与主观条件 | 第58-59页 |
·城乡互动发展的客观条件 | 第58-59页 |
·城乡互动发展的主观条件 | 第59页 |
·城乡互动发展机制 | 第59-74页 |
·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 | 第60-61页 |
·小城镇建设与乡村城镇化 | 第61-65页 |
·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 | 第65-67页 |
·制度安排与变迁 | 第67-70页 |
·政府干预及导向 | 第70-72页 |
·网络技术与信息化 | 第72-74页 |
第六章 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测度 | 第74-95页 |
·城乡一体化评价方法 | 第74-76页 |
·城乡一体化测评指标 | 第74-75页 |
·城乡一体化测度模型 | 第75-76页 |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76-83页 |
·指标选取原则 | 第76页 |
·评价指标选取 | 第76-78页 |
·指标体系功能层 | 第78-79页 |
·主要指标解释 | 第79-80页 |
·权重确定 | 第80-83页 |
·城乡一体化进程整体评价 | 第83-88页 |
·数据来源 | 第83-84页 |
·评价指标预处理 | 第84-85页 |
·1988-2007 年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一体化指数计算 | 第85-88页 |
·各区县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性评价 | 第88-95页 |
·1990 年各区县城乡一体化测评结果 | 第88-89页 |
·2000 年各区县城乡一体化测评结果 | 第89-91页 |
·2007 年各区县城乡一体化测评结果 | 第91-92页 |
·城乡一体化结果分析 | 第92-95页 |
第七章 实现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途径探讨 | 第95-107页 |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途径 | 第95-99页 |
·以工补农和以城带乡 | 第95-96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96-99页 |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99-103页 |
·新农村建设要顺应城镇化快速发展趋势 | 第99-100页 |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诱导力是政策措施 | 第100-101页 |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小城镇建设 | 第101-102页 |
·新农村建设要强化分类指导 | 第102页 |
·构建城乡融合的区域共同体 | 第102-103页 |
·建设模式创新 | 第103页 |
·基于中心城市扩散效应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103-107页 |
·高科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104页 |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104-105页 |
·交通干线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105页 |
·发展特色旅游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105-107页 |
第八章 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建议 | 第107-120页 |
·健全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管理制度 | 第107-108页 |
·推进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一体化产业发展 | 第108-110页 |
·完善西咸农业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和经营体制 | 第108-109页 |
·大力提高西咸地区农业科技水平 | 第109页 |
·加强西咸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 第109-110页 |
·建立都市化农业融资及投资体系 | 第110页 |
·加强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 第110-111页 |
·推进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111-113页 |
·加快西咸地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 第111页 |
·实施农村教育工程 | 第111页 |
·实施农村公共卫生工程 | 第111页 |
·实施农村扶贫救助工程 | 第111-112页 |
·实施农村生态建设工程 | 第112页 |
·统筹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劳动就业 | 第112页 |
·加强就业培训服务 | 第112-113页 |
·逐步充实完善西咸地区社会保障制度 | 第113页 |
·创新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社会管理机制 | 第113-115页 |
·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 | 第113-114页 |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 第114页 |
·推进机构改革 | 第114-115页 |
·健全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一体化投入机制 | 第115-116页 |
·强化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中的投资主体地位 | 第115页 |
·积极探索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 第115-116页 |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资金的绩效管理 | 第116页 |
·试行西咸大都市地区农村建设用地资本化 | 第116-118页 |
·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确权管理 | 第116-117页 |
·建立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市场 | 第117页 |
·大力开展土地整理,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 第117-118页 |
·推进西咸大都市地区农民变市民的户籍制度改革 | 第118页 |
·推进西咸大都市地区"村改居"进程 | 第118-120页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0-124页 |
·主要结论 | 第120-122页 |
·研究展望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32-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