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温污泥厌氧预处理工艺的能耗实验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污泥的主要成分和处理方式 | 第9-13页 |
1.2.1 污泥的主要来源及特性 | 第9-10页 |
1.2.2 污泥的处理方法分类 | 第10-12页 |
1.2.3 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 第12-13页 |
1.3 污泥的厌氧消化原理以及影响因素 | 第13-19页 |
1.3.1 污泥的厌氧消化机理 | 第13-16页 |
1.3.2 污泥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16-18页 |
1.3.3 厌氧处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2 污泥消化预处理实验介绍 | 第21-33页 |
2.1 污泥厂实际工艺流程介绍 | 第21-24页 |
2.1.1 污泥厂项目介绍 | 第21页 |
2.1.2 污泥厂工艺流程图 | 第21-23页 |
2.1.3 精调池介绍 | 第23-24页 |
2.2 实验系统设计及组成 | 第24-27页 |
2.2.1 实验设计及目的 | 第24-25页 |
2.2.2 实验系统的组成 | 第25-26页 |
2.2.3 组态王软件介绍 | 第26-27页 |
2.3 实验方案及参数采集 | 第27-31页 |
2.3.1 测点布置 | 第27-28页 |
2.3.2 判断条件的确定 | 第28-29页 |
2.3.3 实验方案的设计 | 第29-30页 |
2.3.4 沼液及沼渣碱化处理实验方案 | 第30-31页 |
2.3.5 温度的采集流程 | 第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3 预处理阶段实验结果分析 | 第33-56页 |
3.1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3.2 单因素影响实验分析 | 第34-42页 |
3.2.1 含水率影响分析 | 第35-36页 |
3.2.2 充料液位影响分析 | 第36-38页 |
3.2.3 余料液位影响分析 | 第38-40页 |
3.2.4 蒸汽流量影响分析 | 第40-42页 |
3.3 沼液碱化处理影响分析 | 第42-49页 |
3.3.1 沼液配比浓度处理影响分析 | 第43-45页 |
3.3.2 平均温度变化 | 第45-47页 |
3.3.3 PH值变化分析 | 第47-49页 |
3.4 沼渣碱化处理影响分析 | 第49-55页 |
3.4.1 沼渣配比浓度处理影响分析 | 第49-51页 |
3.4.2 平均温度变化 | 第51-53页 |
3.4.3 PH值变化分析 | 第53-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4 中温两相厌氧消化技术的应用及与原工艺对比 | 第56-68页 |
4.1 两相厌氧技术介绍 | 第56-57页 |
4.2 两相厌氧产气速度及产气率分析 | 第57-62页 |
4.2.1 厌氧生物处理动力学研究假设 | 第57-58页 |
4.2.2 厌氧产气量及产期速度的分析及计算 | 第58-62页 |
4.3 单项厌氧及两相厌氧工艺耗能对比 | 第62-66页 |
4.3.1 产酸罐的选型计算 | 第62-63页 |
4.3.2 污泥单相处理技术下耗能计算分析 | 第63-65页 |
4.3.3 污泥两相厌氧处理工艺下的耗能计算分析 | 第65-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