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案及难点 | 第14页 |
| ·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第2章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技术及其污染物生成情况 | 第15-24页 |
|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 | 第15页 |
|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特点 | 第15-17页 |
| ·垃圾焚烧后的产物 | 第17-18页 |
| ·氮氧化物 | 第18-20页 |
| ·酸性气体 | 第20页 |
| ·二噁英 | 第20-22页 |
| ·垃圾焚烧气体污染物的防治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哈尔滨垃圾焚烧发电厂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简介 | 第24-26页 |
| ·流化床垃圾焚烧原理 | 第24页 |
| ·污染防治措施 | 第24-25页 |
| ·废气处理 | 第24页 |
| ·废水处理 | 第24页 |
| ·臭气防治 | 第24页 |
| ·灰渣处理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4章 三维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第26-31页 |
| ·数值模拟的介绍 | 第26页 |
| ·数值模拟的中心内容 | 第26-27页 |
| ·数值模拟的意义 | 第27页 |
| ·数值模拟的不足 | 第27-28页 |
| ·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28页 |
| ·燃烧基本方程 | 第28-30页 |
| ·模拟燃烧所用守恒方程 | 第28页 |
| ·燃烧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过程 | 第28-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5章 CFD 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第31-34页 |
| ·FLUENT 软件 | 第31-32页 |
| ·概述 | 第31-32页 |
| ·软件组成 | 第32页 |
| ·求解步骤 | 第32页 |
| ·Gambit 软件简介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6章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燃烧和污染物生成的数值模拟 | 第34-44页 |
| ·锅炉模型简介 | 第34-36页 |
| ·垃圾成分分析 | 第36-37页 |
|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的选择 | 第37页 |
| ·模拟结果 | 第37-40页 |
| ·温度场 | 第37-39页 |
| ·炉膛温度场对二噁英类物质生成的影响分析 | 第39-40页 |
| ·实际运行中二噁英类物质分布情况 | 第40页 |
| ·氮氧化物生成情况 | 第40-42页 |
| ·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 第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7章 锅炉模型改进 | 第44-49页 |
| ·垃圾焚烧炉燃料的改进 | 第44-46页 |
| ·混合垃圾和淮南烟煤混燃 | 第44-46页 |
| ·计算炉膛出口处SO_2 浓度 | 第46页 |
|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锅炉结构特点及对上面模型的改进 | 第46-47页 |
| ·锅炉改进后模拟结果 | 第47-48页 |
| ·锅炉改进后炉膛内的温度场分布 | 第47页 |
| ·锅炉改进后炉膛出口处NOx 浓度分布情况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展望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5-56页 |
| 详细摘要 | 第56-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