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1.1.1 课题提出的理论背景 | 第8-9页 |
1.1.2 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 第9-10页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1.2.1 现实意义 | 第10-12页 |
1.2.2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6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2.1 动态几何教学的兴起 | 第16-17页 |
2.2 动态几何教学的发展 | 第17-18页 |
2.3 几何思维的培养 | 第18-19页 |
2.4 针对空乘班的动态几何教学 | 第19-21页 |
第3章 动态几何教学概述 | 第21-30页 |
3.1 动态几何教学的概念 | 第21-24页 |
3.1.1 几何的历史概述 | 第21-22页 |
3.1.2 动态几何问题与动态几何学 | 第22页 |
3.1.3 动态几何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 第22-23页 |
3.1.4 动态几何的研究对象 | 第23-24页 |
3.2 动态几何教学的必要性 | 第24-26页 |
3.2.1 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 | 第24-25页 |
3.2.2 空乘班几何教学的实际需要 | 第25-26页 |
3.2.3 现代课堂的必然产物 | 第26页 |
3.3 动态几何教学平台 | 第26-30页 |
3.3.1 以 PPT 和 Word 为代表的第一代动态几何平台 | 第26-27页 |
3.3.2 以几何画板为代表的第二代动态几何平台 | 第27-28页 |
3.3.3 以“Z+Z”超级画板为代表的第三代动态几何平台 | 第28-29页 |
3.3.4 动态几何教学网络化 | 第29-30页 |
第4章 动态几何教学对几何思维的培养 | 第30-39页 |
4.1 几何思维能力的概念 | 第30-35页 |
4.1.1 几何直观思维能力 | 第30-32页 |
4.1.2 几何抽象思维能力 | 第32-34页 |
4.1.3 几何创造性思维能力 | 第34-35页 |
4.2 动态几何教学对几何思维的培养 | 第35-39页 |
4.2.1 几何直观思维的培养 | 第36页 |
4.2.2 几何抽象思维的培养 | 第36-37页 |
4.2.3 几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第37-38页 |
4.2.4 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针对空乘班开展的动态几何教学实践 | 第39-57页 |
5.1 空乘班学生几何学习的现状 | 第39-40页 |
5.1.1 几何学习的问题 | 第39-40页 |
5.1.2 几何学习的兴趣 | 第40页 |
5.2 高二空乘班学生的几何思维 | 第40-42页 |
5.2.1 高二空乘班学生的几何思维特点 | 第41页 |
5.2.2 动态几何教学对空乘班学生几何思维的培养 | 第41-42页 |
5.3 高二空乘班开展动态几何教学的实践 | 第42-57页 |
5.3.1 更好地了解结论的推导过程 | 第43-47页 |
5.3.2 找出图像中动的和不动的部分 | 第47-49页 |
5.3.3 观察图形中的位置关系和平移过程 | 第49-52页 |
5.3.4 探索临界状态和最值 | 第52-57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