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20页 |
1.2.1 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 | 第13-15页 |
1.2.2 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15-16页 |
1.2.3 对金融体系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第16-17页 |
1.2.4 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 | 第17-18页 |
1.2.5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8-20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4-3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26页 |
2.1.1 产业结构 | 第24页 |
2.1.2 产业结构升级 | 第24-25页 |
2.1.3 金融支持 | 第25-26页 |
2.2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第26-28页 |
2.2.1 配弟——克拉克定律 | 第26-27页 |
2.2.2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 第27页 |
2.2.3 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第27-28页 |
2.2.4 霍夫曼的工业化结构演变理论 | 第28页 |
2.2.5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 第28页 |
2.3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第28-30页 |
2.3.1 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相关理论 | 第29页 |
2.3.2 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判断标准理论 | 第29-30页 |
2.4 金融相关理论 | 第30-33页 |
2.4.1 金融结构理论 | 第30页 |
2.4.2 金融抑制理论 | 第30-31页 |
2.4.3 金融深化理论 | 第31页 |
2.4.4 金融约束理论 | 第31-32页 |
2.4.5 金融生态理论 | 第32-33页 |
第三章 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支持相互作用的机理 | 第33-42页 |
3.1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 第33-35页 |
3.1.1 资金形成机制 | 第33-34页 |
3.1.2 资金导向机制 | 第34页 |
3.1.3 信用催化机制 | 第34-35页 |
3.1.4 风险管理机制 | 第35页 |
3.2 不同金融支持模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 | 第35-39页 |
3.2.1 间接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 | 第36-38页 |
3.2.2 直接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 | 第38-39页 |
3.3 产业结构升级对金融发展的作用机理 | 第39-42页 |
3.3.1 产业结构升级要求金融结构进行适应性变迁 | 第39-40页 |
3.3.2 产业结构升级推动金融市场创新 | 第40页 |
3.3.3 产业结构升级促进金融市场加强风险管理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现状 | 第42-88页 |
4.1 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现状 | 第42-59页 |
4.1.1 新疆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及就业构成状况 | 第42-49页 |
4.1.2 新疆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状况 | 第49-56页 |
4.1.3 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区域评价——偏离份额分析 | 第56-59页 |
4.2 新疆金融业发展状况 | 第59-71页 |
4.2.1 新疆金融业总体发展状况 | 第59-61页 |
4.2.2 新疆银行业发展状况 | 第61-65页 |
4.2.3 新疆证券业发展状况 | 第65-68页 |
4.2.4 新疆保险业发展状况 | 第68-71页 |
4.3 金融支持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现状 | 第71-81页 |
4.3.1 商业银行支持新疆产业发展的现状 | 第71-75页 |
4.3.2 资本市场支持新疆产业发展的现状 | 第75-77页 |
4.3.3 政策性银行支持新疆产业发展的现状 | 第77-81页 |
4.4 金融支持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第81-85页 |
4.4.1 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第81-84页 |
4.4.2 金融支持新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 | 第84-85页 |
4.5 金融支持新疆南北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现状 | 第85-88页 |
第五章 金融支持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 | 第88-101页 |
5.1 金融支持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总体效果 | 第88-94页 |
5.1.1 模型构建 | 第88页 |
5.1.2 研究方法、变量及数据说明 | 第88-90页 |
5.1.3 单位根检验 | 第90-91页 |
5.1.4 协整检验 | 第91-92页 |
5.1.5 VAR模型构建 | 第92-93页 |
5.1.6 Granger因果分析 | 第93-94页 |
5.1.7 实证结论及分析 | 第94页 |
5.2 金融支持南北疆产业结构升级的区域效果 | 第94-99页 |
5.2.1 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 第94-95页 |
5.2.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第95页 |
5.2.3 南北疆区域各变量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第95-97页 |
5.2.4 南北疆区域各变量面板数据的协整关系检验 | 第97-98页 |
5.2.5 面板回归模型的估计 | 第98-99页 |
5.2.6 面板回归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 第99页 |
5.3 金融支持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评析 | 第99-101页 |
第六章 金融支持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诊断及成因剖析 | 第101-133页 |
6.1 商业银行方面 | 第101-116页 |
6.1.1 问题诊断 | 第101-111页 |
6.1.2 成因剖析 | 第111-116页 |
6.2 资本市场方面 | 第116-124页 |
6.2.1 问题诊断 | 第116-121页 |
6.2.2 成因剖析 | 第121-124页 |
6.3 政策性银行方面 | 第124-128页 |
6.3.1 问题诊断 | 第124-126页 |
6.3.2 成因剖析 | 第126-128页 |
6.4 金融支持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 | 第128-133页 |
6.4.1 问题诊断 | 第128-130页 |
6.4.2 成因剖析 | 第130-133页 |
第七章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国际经验对新疆的借鉴 | 第133-143页 |
7.1 美国经验——以资本市场主导金融资源的产业配置 | 第133-136页 |
7.1.1 奉行经济自由,实行宽松监管,鼓励金融创新 | 第133页 |
7.1.2 通过风险投资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第133-134页 |
7.1.3 通过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来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 | 第134-135页 |
7.1.4 通过政策性金融来弥补金融市场失灵 | 第135页 |
7.1.5 简要评析 | 第135-136页 |
7.2 日本经验——以政策性金融主导金融资源的产业配置 | 第136-138页 |
7.2.1 依法建立大规模的政策性金融体系 | 第136-137页 |
7.2.2 政府主导信贷倾斜政策有力支持重点产业的复兴发展 | 第137页 |
7.2.3 官定低利率政策鼓励企业投资 | 第137页 |
7.2.4 政府主导银企关系,并积极为大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 | 第137-138页 |
7.2.5 通过构建法律制度确保金融均衡发展 | 第138页 |
7.2.6 简要评析 | 第138页 |
7.3 印度经验——以政策性金融主导金融资源在中小企业配置 | 第138-140页 |
7.3.1 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建设 | 第138-139页 |
7.3.2 特别强调小工业开发银行在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 | 第139-140页 |
7.3.3 法定商业性金融必须按一定比例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 第140页 |
7.3.4 十分重视政策性金融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 第140页 |
7.3.5 简要评析 | 第140页 |
7.4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国际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 第140-143页 |
7.4.1 积极构建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 第140-141页 |
7.4.2 坚持政策性金融与市场性金融并举,加快新疆产业升级步伐 | 第141页 |
7.4.3 正确处理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的关系 | 第141-142页 |
7.4.4 适时适度调整政策性金融的业务范围,突出产业扶持重点 | 第142-143页 |
第八章 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构建与路径创新 | 第143-177页 |
8.1 构建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 第143-145页 |
8.1.1 构建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的基本思路 | 第143-144页 |
8.1.2 构建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的原则 | 第144-145页 |
8.2 金融支持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任务和重点 | 第145-155页 |
8.2.1 金融支持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的主要任务 | 第145页 |
8.2.2 金融支持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产业选择 | 第145-155页 |
8.3 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构建 | 第155-162页 |
8.3.1 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基本架构 | 第155-157页 |
8.3.2 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构成要素 | 第157-161页 |
8.3.3 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总体运行设计 | 第161-162页 |
8.4 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路径创新 | 第162-171页 |
8.4.1 构建多元化银行体系,满足新疆各类产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 | 第162-164页 |
8.4.2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上市公司对新疆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 第164-167页 |
8.4.3 支持新疆民间金融发展,鼓励民间融资方式创新 | 第167-168页 |
8.4.4 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提升对新疆特定产业的扶持力度 | 第168-169页 |
8.4.5 扶持新疆金融中介机构发展,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 第169-170页 |
8.4.6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积极为新疆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制度保证 | 第170页 |
8.4.7 推动新疆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打造生态金融 | 第170-171页 |
8.5 金融支持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保障措施 | 第171-177页 |
8.5.1 建设金融支持新疆产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 第171-172页 |
8.5.2 积极提升三次产业内生发展能力,促进南北疆协调发展 | 第172-175页 |
8.5.3 加强金融企业自身建设,有效提升金融支持能力 | 第175-177页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177-179页 |
9.1 主要结论 | 第177-178页 |
9.2 研究展望 | 第178-179页 |
参考文献 | 第179-185页 |
致谢 | 第185-186页 |
个人简介 | 第186-187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1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