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基础理论及试验论文--空气动力学论文--飞机空气动力学论文--进气道论文

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的理论预测与流动控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注释表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进气道起动问题的研究概况第14-19页
        1.2.1 进气道自起动第14-16页
        1.2.2 辅助进气道起动第16-19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简化进气道模型溢流起动的理论分析与数值验证第21-34页
    2.1 数值模拟模型与方法第21页
    2.2 溢流起动理论分析第21-27页
        2.2.1 进气道内流动分析第21-24页
        2.2.2 单个独立槽y,z,Cf参数分析第24-25页
        2.2.3 溢流起动极限第25-27页
        2.2.4 溢流槽几何计算方法第27页
    2.3 数值模拟分析第27-33页
        2.3.1 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验证第27-29页
        2.3.2 溢流槽长度修正第29-30页
        2.3.3 z参数的影响第30-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活门旋转辅助简化二元进气道起动的动态调控机理第34-53页
    3.1 研究方法第34-36页
        3.1.1 辅助起动原理第34页
        3.1.2 物理模型第34-35页
        3.1.3 数值模拟方法第35页
        3.1.4 网格无关性验证第35-36页
    3.2 活门旋转辅助起动第36-39页
        3.2.1 来流马赫数为 4第36-38页
        3.2.2 来流马赫数为 5第38-39页
    3.3 活门位置对辅助起动的影响第39-42页
        3.3.1 活门位置第39页
        3.3.2 来流马赫数为 4第39-41页
        3.3.3 来流马赫数为 5第41-42页
    3.4 活门后回流区的抑制第42-46页
        3.4.1 抑制概念第42-43页
        3.4.2 来流马赫数为 4第43-45页
        3.4.3 来流马赫数为 5第45-46页
    3.5 活门旋转辅助再起动第46-52页
        3.5.1 活门布局 3第46-47页
        3.5.2 布局3数值模拟结果第47-49页
        3.5.3 活门布局 4第49-50页
        3.5.4 布局4数值模拟结果第50-52页
    3.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活门旋转辅助二元进气道起动的三维动态调控机理第53-64页
    4.1 研究方法第53-56页
        4.1.1 几何模型第53页
        4.1.2 回流区抑制第53-54页
        4.1.3 计算网格第54-55页
        4.1.4 网格无关性验证第55-56页
    4.2 活门旋转辅助起动第56-59页
        4.2.1 进气道自起动第56页
        4.2.2 辅助起动数值模拟结果第56-59页
    4.3 分离抑制第59-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活门旋转辅助内收缩进气道起动的三维动态调控机理第64-70页
    5.1 研究方法第64-65页
    5.2 数值模拟结果第65-69页
        5.2.1 来流马赫数为 3.5第65-66页
        5.2.2 来流马赫数为 4第66-68页
        5.2.3 攻角和侧滑角对辅助起动的影响第68-69页
    5.3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70-72页
    6.1 结论第70-71页
    6.2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致谢第75-76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鼓包前缘叶片对压气机性能和稳定性影响研究
下一篇:离心压气机叶片反问题设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