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3 对国内外文献的简要评述 | 第16-17页 |
1.3 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1 论文结构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其度量方法概述 | 第20-30页 |
2.1 操作风险的概述 | 第20-24页 |
2.1.1 操作风险的定义 | 第20-21页 |
2.1.2 操作风险的分类 | 第21-23页 |
2.1.3 操作风险的特征 | 第23-24页 |
2.2 操作风险的度量方法 | 第24-29页 |
2.2.1“自上而下”模型(Top-down Models) | 第25-27页 |
2.2.2“自下而上”模型(Bottom-up Models) | 第27-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国有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42页 |
3.1 国有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剖析 | 第30-34页 |
3.1.1 国有银行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汇总及描述 | 第30-33页 |
3.1.2 国有银行操作风险的表现特点 | 第33-34页 |
3.2 国有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40页 |
3.2.1 国有银行操作风险度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5页 |
3.2.2 国有银行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基于收入模型的国有银行操作风险实证研究 | 第42-62页 |
4.1 收入模型对国有银行的适用性 | 第42-44页 |
4.2 收入模型的假设及基本原理 | 第44-45页 |
4.3 收入模型变量的选取 | 第45-47页 |
4.4 数据来源 | 第47-51页 |
4.5 基于收入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51-59页 |
4.6 实证结论 | 第59-6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对国有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62-72页 |
5.1 对国有银行操作风险度量管理的对策性建议 | 第62-63页 |
5.2 对国有银行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改进的若干建议 | 第63-69页 |
5.2.1 人员任用方面 | 第63-64页 |
5.2.2 组织架构方面 | 第64-65页 |
5.2.3 薪酬激励方面 | 第65-66页 |
5.2.4 内部审计方面 | 第66-67页 |
5.2.5 信息沟通方面 | 第67-68页 |
5.2.6 信息披露方面 | 第68-69页 |
5.3 国有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风险缓释手段 | 第69-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2-7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2页 |
6.2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个人简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