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研究框架安排 | 第11-13页 |
1.2.1 结构框架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1.3 主要贡献和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1.3.1 主要贡献 | 第13页 |
1.3.2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2.1 投资者认知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2.1.1 行为金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第14页 |
2.1.2 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研究 | 第14-15页 |
2.2 投资者认知与股价波动 | 第15-17页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2.3 融资融券交易制度下投资者认知与股票价格波动 | 第17-20页 |
3 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 第20-28页 |
3.1 主要概念界定 | 第20-23页 |
3.1.1 制度经济学与融资融券交易 | 第20-21页 |
3.1.2 行为金融理论与投资者认知 | 第21-23页 |
3.2 相关理论分析 | 第23-26页 |
3.2.1 制度对投资者认知的影响 | 第23页 |
3.2.2 投资者认知对股票价格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3-24页 |
3.2.3 制度背景、投资者认知及股票价格波动 | 第24-26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26-28页 |
4 研究设计及指标度量 | 第28-31页 |
4.1 模型构建 | 第28页 |
4.1.1 双重差分(DID)模型介绍 | 第28页 |
4.1.2 主要模型设定 | 第28页 |
4.2 指标度量和计算 | 第28-31页 |
4.2.1 主要变量说明及定义 | 第28-29页 |
4.2.2 投资者认知水平替代指标的计算 | 第29-31页 |
5 实证研究和结果分析 | 第31-41页 |
5.1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第31页 |
5.2 各变量相关性检验 | 第31-32页 |
5.3 DID模型实证分析 | 第32-35页 |
5.3.1 融资融券与股票价格波动 | 第32-34页 |
5.3.2 融资融券、投资者认知与股价波动 | 第34-35页 |
5.4 嵌入企业性质的分组回归分析 | 第35-37页 |
5.5 稳健性检验及进一步研究 | 第37-41页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1-4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1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1-43页 |
6.2.1 对投资者的建议 | 第42页 |
6.2.2 对政府监管部门的建议 | 第42-43页 |
6.3 不足之处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