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21页 |
| 1.1 引言 | 第8-9页 |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9-11页 |
| 1.2.1 锂离子电池发展概况 | 第9页 |
| 1.2.3 锂离子电池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第9-11页 |
| 1.2.4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 第11页 |
|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11-13页 |
| 1.4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13-17页 |
| 1.4.1 炭基负极材料 | 第14-15页 |
| 1.4.2 非炭负极材料 | 第15-17页 |
| 1.5 硅基负极材料 | 第17-20页 |
| 1.5.1 纳米硅材料 | 第17-18页 |
| 1.5.2 硅基复合材料 | 第18-20页 |
| 1.6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 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第21-25页 |
| 2.1 实验主要药品 | 第21-22页 |
| 2.1.1 药品和试剂 | 第21页 |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1-22页 |
| 2.2 物理性能表征方法 | 第22-23页 |
| 2.2.1 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 | 第22页 |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2-23页 |
| 2.2.3 比表面及孔径测试(BET) | 第23页 |
| 2.2.4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第23页 |
| 2.2.5 程序升温氧化(TPO) | 第23页 |
| 2.3 电极的制备及电池组装 | 第23-24页 |
| 2.4 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4-25页 |
| 2.4.1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24页 |
| 2.4.2 交流阻抗测试 | 第24-25页 |
| 3 硅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第25-45页 |
| 3.1 引言 | 第25-26页 |
| 3.2 硅/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6-27页 |
| 3.3 硅/聚苯胺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27-33页 |
| 3.3.1 硅/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基本表征 | 第27-30页 |
| 3.3.2 硅/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30-33页 |
| 3.4 硅/炭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33-43页 |
| 3.4.1 硅/炭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33-35页 |
| 3.4.2 TPO探讨实际炭含量 | 第35-37页 |
| 3.4.3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37-43页 |
| 3.5 小结 | 第43-45页 |
| 4 多孔硅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5-54页 |
| 4.1 引言 | 第45页 |
| 4.2 实验过程 | 第45-46页 |
| 4.2.1 多孔硅材料的制备 | 第45页 |
| 4.2.2 多孔硅/炭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5-46页 |
| 4.3 多孔硅材料的表征 | 第46-49页 |
| 4.4 多孔硅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49-52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5 结论及展望 | 第54-56页 |
| 5.1 结论 | 第54-55页 |
| 5.2 展望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