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2.1 本体感觉、肌力的概念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 | 第10-11页 |
1.2.2 功能性训练的有关内容 | 第11-13页 |
1.2.3 功能性训练对本体感觉、肌力的影响 | 第13-14页 |
1.2.4 功能性训练对排球各项基本技术准确性的影响研究 | 第14-16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6-23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6-23页 |
2.2.1 实验法 | 第16-22页 |
2.2.2 数理统计法 | 第22-23页 |
3 研究结果 | 第23-35页 |
3.1 两种不同训练方法后肩关节肌力的变化 | 第23-30页 |
3.1.1 两种不同训练方法后肩关节左侧内旋肌力的变化 | 第23-24页 |
3.1.2 两种不同训练方法后肩关节左侧外旋肌力的变化 | 第24页 |
3.1.3 两种不同训练方法后肩关节左侧屈肌力的变化 | 第24-25页 |
3.1.4 两种不同训练方法后肩关节左侧伸肌力的变化 | 第25-26页 |
3.1.5 两种不同训练方法后肩关节右侧内旋肌力的变化 | 第26-27页 |
3.1.6 两种不同训练方法后肩关节右侧外旋肌力的变化 | 第27-28页 |
3.1.7 两种不同训练方法后肩关节右侧屈肌力的变化 | 第28-29页 |
3.1.8 两种不同训练方法后肩关节右侧伸肌力的变化 | 第29-30页 |
3.2 两种不同训练方法后肩关节本体感觉的变化 | 第30-31页 |
3.2.1 两种不同训练方法后肩关节左侧本体感觉的变化 | 第30-31页 |
3.2.2 两种不同训练方法后肩关节右侧本体感觉的变化 | 第31页 |
3.3 两种不同训练方法后排球基本技术准确性的变化 | 第31-35页 |
3.3.1 两种不同训练方法后发球技术准确性的变化 | 第31-32页 |
3.3.2 两种不同训练方法后传球技术准确性的变化 | 第32-33页 |
3.3.3 两种不同训练方法后接发球技术准确性的变化 | 第33-35页 |
4 讨论分析 | 第35-46页 |
4.1 两种不同训练方法对肌力的影响 | 第35-40页 |
4.1.1 两种不同训练方法对肩关节内旋肌力的影响 | 第36-37页 |
4.1.2 两种不同训练方法对肩关节外旋肌力的影响 | 第37-38页 |
4.1.3 两种不同训练方法对肩关节屈肌力的影响 | 第38页 |
4.1.4 两种不同训练方法对肩关节伸肌力的影响 | 第38-40页 |
4.2 两种不同训练方法对本体感觉的影响 | 第40-42页 |
4.3 两种不同训练方法对排球基本技术准确性的影响 | 第42-46页 |
5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附录A 常规训练方法内容 | 第52-55页 |
附录B 2014年河南师范大学排球高水平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