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钢筋的去钝化 | 第9-10页 |
1.2.1 氯离子侵蚀 | 第9-10页 |
1.2.2 混凝土碳化 | 第10页 |
1.3 钢筋腐蚀的影响因素 | 第10-12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4.1 温度对钢筋腐蚀的影响 | 第12-13页 |
1.4.2 相对湿度对钢筋腐蚀的影响 | 第13-15页 |
1.4.3 钢筋腐蚀速率的预测 | 第15-19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机理和腐蚀电位 | 第21-30页 |
2.1 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机理 | 第21-22页 |
2.2 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极化类型 | 第22页 |
2.3 钢筋腐蚀的控制过程 | 第22-24页 |
2.4 钢筋的腐蚀电位 | 第24-29页 |
2.4.1 活化极化控制下的极化方程 | 第24-27页 |
2.4.2 浓差极化控制下的极化方程 | 第27-28页 |
2.4.3 阳极和阴极的腐蚀电位 | 第28-29页 |
2.5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考虑温度和相对湿度影响的钢筋腐蚀宏电池模型 | 第30-46页 |
3.1 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宏电池模型 | 第30-31页 |
3.2 温度和湿度对电化学参数的影响 | 第31-37页 |
3.2.1 平衡电位 | 第31-33页 |
3.2.2 交换电流密度 | 第33-34页 |
3.2.3 阴极塔菲尔斜率 | 第34页 |
3.2.4 极限电流密度 | 第34-36页 |
3.2.5 混凝土电阻率 | 第36-37页 |
3.3 钢筋腐蚀宏电池模型的求解 | 第37-39页 |
3.4 温度和相对湿度对腐蚀电位和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39-42页 |
3.4.1 温度对腐蚀电位和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39-41页 |
3.4.2 相对湿度对腐蚀电位和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3.5 钢筋腐蚀宏电池模型的验证分析 | 第42-44页 |
3.5.1 人工气候环境下的对比验证 | 第42-43页 |
3.5.2 自然气候环境下的对比验证 | 第43-44页 |
3.6 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考虑温度和相对湿度影响的钢筋腐蚀速率实用预测模型 | 第46-65页 |
4.1 温度和相对湿度对钢筋腐蚀控制模式的影响 | 第46-49页 |
4.1.1 相对湿度对钢筋腐蚀控制模式的影响 | 第46-47页 |
4.1.2 温度对钢筋腐蚀控制模式的影响 | 第47-49页 |
4.2 钢筋腐蚀速率的实用预测模型 | 第49-59页 |
4.2.1 水灰比、氯离子含量和保护层厚度对钢筋腐蚀速率的影响 | 第49-51页 |
4.2.2 钢筋腐蚀速率的实用预测模型 | 第51-59页 |
4.3 钢筋腐蚀速率实用预测模型的对比验证 | 第59-63页 |
4.4 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