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7页 |
1.1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8-11页 |
1.1.1 锂离子电池发展及市场形式 | 第8-9页 |
1.1.2 锂离子电池基本原理 | 第9页 |
1.1.3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 第9-10页 |
1.1.4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 第10页 |
1.1.5 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 | 第10-11页 |
1.2 锂离子电池的过充性能及过充添加剂 | 第11-25页 |
1.2.1 过充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以及其机理 | 第11-12页 |
1.2.2 锂离子电池过充的几种保护措施 | 第12-13页 |
1.2.3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过充添加剂的满足条件 | 第13页 |
1.2.4 过充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 第13-14页 |
1.2.5 电聚合添加剂实例 | 第14-18页 |
1.2.5.1 联苯及苯的衍生物 | 第14-16页 |
1.2.5.2 杂环化合物 | 第16页 |
1.2.5.3 复合结构的化合物 | 第16-17页 |
1.2.5.4 其它电聚合添加剂 | 第17-18页 |
1.2.6 氧化还原对添加剂实例 | 第18-25页 |
1.2.6.1 锂的卤化物 | 第18页 |
1.2.6.2 金属茂化合物 | 第18-19页 |
1.2.6.3 菲咯啉或联吡啶络合物及其衍生物 | 第19页 |
1.2.6.4 噻蒽及其衍生物 | 第19页 |
1.2.6.5 甲氧基或二甲氧基苯类化合物 | 第19-23页 |
1.2.6.6 吩噻嗪衍生物 | 第23-24页 |
1.2.6.7 其它类型氧化还原添加剂 | 第24-25页 |
1.3 论文研究工作设计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氧化还原穿梭添加剂的筛选 | 第27-47页 |
2.1 引言 | 第27-33页 |
2.1.1 锂离子电池限压措施 | 第27-28页 |
2.1.2 氧化还原穿梭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分析 | 第28-29页 |
2.1.3 氧化还原穿梭在碳材料负极表面的得失电子原理 | 第29-30页 |
2.1.4 氧化还原穿梭的实际应用效果模拟 | 第30-3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2.2.1 配制含有氧化还原添加剂的电解液 | 第33页 |
2.2.2 电解液离子电导率测试 | 第33-34页 |
2.2.3 交流阻抗测试 | 第34页 |
2.2.4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4页 |
2.2.5 实际电池的制作 | 第34页 |
2.2.6 电池性能的测试 | 第3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5页 |
2.3.1 电解液离子电导率测试 | 第34-35页 |
2.3.2 交流阻抗测试 | 第35-36页 |
2.3.3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6-38页 |
2.3.4 实际电池的制作结果 | 第38-39页 |
2.3.5 实际电池常规性能测试结果 | 第39-45页 |
2.3.5.1 常温循环性能 | 第39-40页 |
2.3.5.2 不同倍率放电性能 | 第40-41页 |
2.3.5.3 高温储存性能 | 第41页 |
2.3.5.4 安全性能 | 第41-42页 |
2.3.5.5 氧化还原穿梭限压性能测试结果 | 第42-45页 |
2.3.5.5.1 1C-6V过充 | 第42-43页 |
2.3.5.5.2 组合电池常温循环 | 第43-4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噻蒽氧化还原穿梭添加剂的应用 | 第47-68页 |
3.1 引言 | 第4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3.2.1 含噻蒽的电解液溶液的配制 | 第47页 |
3.2.2 电解液离子电导率测试 | 第47页 |
3.2.3 电化学测试 | 第47页 |
3.2.4 实验电池的制作 | 第47-4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8-66页 |
3.3.1 电解液的电导率测试 | 第48页 |
3.3.2 扣式电池的循环伏安过程分析 | 第48-50页 |
3.3.3 三电极电池的充放电曲线分析 | 第50-51页 |
3.3.4 添加噻蒽的单体电池的限压性能研究 | 第51-57页 |
3.3.4.1 电流大小对噻蒽限压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3.3.4.2 噻蒽间歇过充的限压性能研究 | 第52-53页 |
3.3.4.3 环境温度对噻蒽限压能力的影响 | 第53-54页 |
3.3.4.4 限压能力的衰减 | 第54-56页 |
3.3.4.5 限压能力受常规测试的影响 | 第56-57页 |
3.3.5 噻蒽添加剂对组合电池的限压能力研究 | 第57-61页 |
3.3.5.1 常规电池组合 | 第57-58页 |
3.3.5.2 不同荷电状态电池组合 | 第58-59页 |
3.3.5.3 不同容量电池组合 | 第59-60页 |
3.3.5.4 不同阻抗电池组合 | 第60-61页 |
3.3.6 噻蒽添加剂在电池产品中的应用 | 第61-63页 |
3.3.6.1 8串LP223496电池模拟测试 | 第61-62页 |
3.3.6.2 4串FP053450ARU | 第62-63页 |
3.3.7 噻蒽添加剂对电池自放电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3.3.8 噻蒽添加剂消耗后,产物对电池体系的影响 | 第64-6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