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9-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现状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研究设计 | 第13-14页 |
2 家庭课程资源实践研究相关理论 | 第14-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1.1 课程资源 | 第14页 |
2.1.2 家庭课程资源 | 第14-15页 |
2.2 “家庭课程资源”教学方法梳理 | 第15-18页 |
2.2.1 活动课的方法 | 第15-16页 |
2.2.2 直观教学法 | 第16-18页 |
2.2.3 实验法 | 第18页 |
2.2.4 讲授法 | 第18页 |
2.3 家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 第18-19页 |
2.3.1 兴趣性原则 | 第18-19页 |
2.3.2 适应性原则 | 第19页 |
2.3.3 经济型原则 | 第19页 |
2.3.4 开放性原则 | 第19页 |
2.3.5 针对性原则 | 第19页 |
2.4 “家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 第19-20页 |
2.4.1 开发途径 | 第19-20页 |
2.4.2 利用途径 | 第20页 |
2.5 “家庭课程资源”在初中生物学教学实践研究中的评价方式 | 第20-23页 |
2.5.1 课程资源实践者的评价 | 第21-22页 |
2.5.2 学生的评价 | 第22页 |
2.5.3 学生家长的评价 | 第22-23页 |
3 “家庭课程资源”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第23-40页 |
3.1 “家庭课程资源”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梳理 | 第23-25页 |
3.2 “家庭课程资源”在初中生物学中的调研结果 | 第25-26页 |
3.3 “家庭课程资源”在初中生物学中的教学活动的编制和形式 | 第26页 |
3.4 “家庭课程资源”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案例 | 第26-38页 |
3.4.1 以家庭实验形式开展的教学设计 | 第27-30页 |
3.4.2 以活动课形式开展的教学设计 | 第30-37页 |
3.4.3 以课堂教学形式开展的教学设计 | 第37-38页 |
3.5 “家庭课程资源”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实施 | 第38-40页 |
3.5.1 教学实践对象 | 第38页 |
3.5.2 教学实践内容 | 第38-40页 |
4 教学实施的结果及评价 | 第40-51页 |
4.1 “种子的萌发”家庭实验案例分析 | 第40-45页 |
4.1.1 “种子的萌发”家庭实验实践结果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 第40-44页 |
4.1.2 “种子的萌发”家庭实验教师自评 | 第44页 |
4.1.3 “种子的萌发”家庭实验学生的评价 | 第44-45页 |
4.2 “家庭盆栽植物与家居装饰”活动课案例分析 | 第45-48页 |
4.2.1 “家庭盆栽植物与家居装饰”活动课实践结果 | 第45-47页 |
4.2.2 家庭盆栽植物家居装饰”活动课教师自评 | 第47页 |
4.2.3 “家庭盆栽植物家居装饰”活动课学生的评价 | 第47-48页 |
4.3 “生物的特征”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 第48-49页 |
4.3.1 “生物的特征”课堂教学实践结果 | 第48页 |
4.3.2 “生物的特征”课堂教学教师自评 | 第48-49页 |
4.4 学生家长的评价 | 第49页 |
4.5 考试成绩分析 | 第49-51页 |
5 结论及反思 | 第51-5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1页 |
5.2 实践研究的反思 | 第51-52页 |
5.2.1 获取学生家长的支持途径不多 | 第51-52页 |
5.2.2 教师开发利用家庭课程资源的意识不强 | 第52页 |
5.2.3 利用家庭课程资源与学生学习负担的问题 | 第52页 |
5.2.4 学生家庭中的科普读物较少 | 第52页 |
5.3 研究中的不足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附录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