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

嗜酸乳杆菌胞壁肽聚糖的免疫调节效应与机理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40页
    1 益生菌的研究进展第11-21页
        1.1 概述第11页
        1.2 益生菌的分类第11-13页
        1.3 乳酸菌益生性的研究第13-15页
            1.3.1 概述第13-14页
            1.3.2 乳酸菌的宿主定植特性第14-15页
            1.3.3 乳酸菌相关的免疫活性分子第15页
        1.4 乳酸菌与机体免疫应答的相互关系第15-21页
            1.4.1 肠道免疫应答细胞第15-17页
            1.4.2 MAMPs分子类型第17-18页
            1.4.3 PRRs免疫应答途径第18-21页
    2 肠道炎症与抑炎机理第21-29页
        2.1 肠道炎症反应第21-25页
            2.1.1 炎症性肠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第21-23页
            2.1.2 IBD的流行病学研究第23页
            2.1.3 IBD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第23-25页
        2.2 肠炎信号传导机制第25-27页
            2.2.1 IBD相关的T细胞激活途径第25-26页
            2.2.2 IBD相关的B细胞激活途径第26页
            2.2.3 IBD相关的NF-κB途径第26-27页
        2.3 抑炎机理第27-29页
            2.3.1 LAB对IBD的预防治疗作用第27页
            2.3.2 巨噬细胞参与的IBD免疫调节第27-28页
            2.3.3 NF-κB信号途径的抑制作用第28-29页
    3 脂多糖及其激活的肠道炎症反应第29-32页
        3.1 概述第29-30页
            3.1.1 LPS的结构及主要功能第29页
            3.1.2 LPS结合蛋白第29-30页
        3.2 LPS-TLR4激活的细胞内信号通路第30-32页
            3.2.1 MAPKs激酶信号途径第31-32页
            3.2.2 NF-κB信号通路第32页
    4 嗜酸乳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研究进展第32-36页
        4.1 肽聚糖的结构第33页
        4.2 肽聚糖的功能性研究第33-35页
            4.2.1 NAG的相关研究第34-35页
            4.2.2 NAM的相关研究第35页
        4.3 肽聚糖与NOD2信号途径第35-36页
    5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第36-40页
        5.1 研究内容第36-37页
            5.1.1 L.acidophilus细胞壁PGN的提取及鉴定第36-37页
            5.1.2 L.acidophilus细胞壁PGN的功能研究第37页
        5.2 研究思路第37-38页
        5.3 研究方法第38-40页
            5.3.1 海洋源嗜酸乳杆菌的分离鉴定第38页
            5.3.2 嗜酸乳杆菌细胞壁PGN的提取鉴定第38页
            5.3.3 PGN分子量及结构分析第38页
            5.3.4 细胞模型分析PGN对巨噬细胞信号系统的免疫调控效应第38-39页
            5.3.5 小鼠模型分析PGN对小肠肠道粘膜的免疫调控效应第39-40页
第2章 嗜酸乳杆菌PGN的提取鉴定第40-52页
    第1节 嗜酸乳杆菌PGN的提取第42-4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1.1 菌种及培养条件第42页
            1.2 试剂与仪器第42页
            1.3 PGN提取第42-43页
            1.4 PGN的荧光显微观察第43页
            1.5 PGN的SEM观察第43页
        2 实验结果第43-44页
            2.1 荧光显微镜下的PGN第43-44页
            2.2 SEM观察PGN的形态第44页
        3 讨论第44-46页
    第2节 嗜酸乳杆菌PGN的结构分析第46-5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6-47页
            1.1 可溶性PGN的制备第46页
            1.2 试剂与仪器第46页
            1.3 可溶性PGN的HPLC分析第46页
            1.4 可溶性PGN的MALDI-TOF/TOF MS分析第46-47页
            1.5 可溶性PGN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和氨基酸成分分析第47页
        2 实验结果第47-50页
            2.1 HPLC Aminex HPX-87H分析PGN特性第47-48页
            2.2 PGN分子片段的MALDI-TOF/TOF MS分析第48-49页
            2.3 PGN分子片段的FT-IR、NMR及氨基酸组成分析第49-50页
        3 讨论第50-52页
第3章 嗜酸乳杆菌PGN的体外抗炎活性第52-69页
    第1节 巨噬细胞RAW 264.7对PGN的吞噬活性第53-5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3-54页
            1.1 细胞及培养条件第53页
            1.2 试剂与仪器第53页
            1.3 荧光标记的制作方法第53页
            1.4 RAW264.7细胞及PGN的荧光标记第53-54页
            1.5 酸化溶酶体的荧光标记第54页
        2 实验结果第54-56页
            2.1 LPS诱导巨噬细胞RAW 264.7对PGN吞噬作用第54-55页
            2.2 巨噬细胞RAW 264.7对PGN吞噬在酸化溶酶体中进行第55-56页
        3 讨论第56-57页
    第2节 PGN对LPS诱导RAW 264.7细胞的抗炎活性第57-6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7-58页
            1.1 细胞及培养条件第57页
            1.2 试剂与仪器第57页
            1.3 细胞培养及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建立第57页
            1.4 PGN对巨噬细胞RAW264.7活力的影响第57-58页
            1.5 炎性相关蛋白检测第58页
        2 实验结果第58-60页
            2.1 PGN对LPS诱导巨噬细胞RAW 264.7的形态影响第58-59页
            2.2 PGN对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中炎症蛋白的影响第59-60页
        3 讨论第60-61页
    第3节 PGN单体结构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的抗炎活性第61-6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1-64页
            1.1 细胞及培养条件第61页
            1.2 试剂与仪器第61页
            1.3 细胞培养及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建立第61-62页
            1.4 PGN单体成分对巨噬细胞RAW264.7活力的影响第62页
            1.5 RNA提取第62页
            1.6 cDNA合成及RT-qPCR第62-63页
            1.7 细胞因子测定第63-64页
        2 实验结果第64-67页
            2.1 RNA提取效果验证第64页
            2.2 PGN单体成分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第64-66页
            2.3 NAM对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第66-67页
            2.4 NAM对TLR-4受体蛋白的影响第67页
        3 讨论第67-69页
第4章 NAM抗炎活性的iTRAQ蛋白组学分析第69-83页
    第1节 iTRAQ蛋白定量分析第71-7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1-74页
            1.1 细胞及培养条件第71页
            1.2 试剂与仪器第71页
            1.3 实验流程第71-74页
                1.3.1 蛋白样本准备第71-72页
                1.3.2 蛋白裂解及iTRAQ放射标记第72-73页
                1.3.3 RP-HPLC分离多肽第73页
                1.3.4 LC-MS/MS分析多肽组成第73-74页
        2 实验结果第74-75页
            2.1 iTRAQ鉴定蛋白统计第74页
            2.2 差异蛋白相关的细胞信号途径第74-75页
        3 讨论第75-76页
    第2节 生物信息学分析炎症相关信号途径第76-79页
        1 分析方法第76-77页
            1.1 在线数据库第76页
            1.2 聚类分析第76-77页
        2 实验结果第77-78页
            2.1 聚类分析鉴定差异蛋白相关的代谢途径第77页
            2.2 NAM处理组中的差异蛋白分析第77-78页
        3 讨论第78-79页
    第3节 炎症相关信号途径验证第79-8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9-80页
            1.1 试剂与仪器第79页
            1.2 胞内钙离子浓度[Ca~(2+)]_i测定第79页
            1.3 Western Blotting分析第79-80页
            1.4 RT-PCR相关分析第80页
        2 实验结果第80-83页
            2.1 钙信号在抑炎反应中的作用第80-82页
            2.2 TLR4信号途径在抗炎反应中的作用第82-83页
        3 讨论第83页
第5章 嗜酸乳杆菌PGN在小鼠模型中的抗炎活性初探第83-93页
    第1节 PGN对小鼠肠黏膜保护作用第85-8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5-87页
            1.1 试验动物第85页
            1.2 试剂与仪器第85页
            1.3 小鼠模型的建立第85-86页
            1.4 小鼠样本采集第86页
            1.5 肠粘膜形态学观察第86页
            1.6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第86-87页
            1.7 统计学分析第87页
        2 实验结果第87-88页
            2.1 PGN对肠粘膜形态的影响第87-88页
            2.2 NAM对肠粘膜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第88页
        3 讨论第88-89页
    第2节 肠粘膜炎症蛋白免疫组化分析第89-9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9-90页
            1.1 试验动物第89页
            1.2 肠粘膜免疫组化分析第89-90页
        2 实验结果第90-91页
            2.1 NAM对肠粘膜分泌iNOS炎症蛋白的影响第90页
            2.2 NAM对肠粘膜分泌COX-2炎症蛋白的影响第90-91页
        3 讨论第91-93页
第6章 结论第93-95页
附录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11页
致谢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若干因素研究(1914-1924)
下一篇:雷帕霉素抑制镉激活神经细胞mTORC1/2和MAPKs信号通路抗凋亡分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