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写结合理论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调查研究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一、绪论 | 第10-17页 |
| (一) 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 1. 基于当代写作教学地位的思考 | 第10页 |
| 2. 基于写作现状的思考 | 第10-11页 |
| 3. 个人的研究旨趣 | 第11页 |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三)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 1. 研究的思路 | 第12页 |
| 2.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 (四)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 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 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 二、相关概念和主要理论的阐述 | 第17-24页 |
| (一) 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 1. 阅读 | 第17页 |
| 2. 写作 | 第17-18页 |
| 3. 作文教学 | 第18-19页 |
| (二) 读写结合理论 | 第19-21页 |
| 1. 读写结合 | 第19页 |
| 2.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 第19-20页 |
| 3. 读写结合的意义 | 第20-21页 |
| (三) 读写结合的理论依据 | 第21-24页 |
| 1. 学习迁移理论 | 第21页 |
| 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1-22页 |
| 3. 图式理论 | 第22页 |
| 4. 教育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 5. 现代写作学理论 | 第23-24页 |
| 三、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 | 第24-34页 |
| (一)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现状调查设计及过程 | 第24页 |
| 1. 调查对象 | 第24页 |
| 2. 问卷设计 | 第24页 |
| 3. 问卷内容 | 第24页 |
| 4. 问卷统计方式 | 第24页 |
| 5. 访谈提纲 | 第24页 |
| (二)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现状 | 第24-31页 |
| 1. 思想观念方面 | 第24-27页 |
| 2. 行为习惯方面 | 第27-28页 |
| 3. 结合方法方面 | 第28-31页 |
| (三)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现状成因分析 | 第31-34页 |
| 1. 应试教育的影响 | 第31页 |
| 2. 学生方面的原因 | 第31-32页 |
| 3. 教师方面的原因 | 第32-34页 |
| 四、基于读写结合的作文教学策略分析 | 第34-48页 |
| (一) 轻松阅读,激活学生的创作欲望 | 第34-37页 |
| 1. 深化题目设计,激活学生写前兴趣 | 第34-35页 |
| 2. 优化评改机制,培养学生写作成就感 | 第35-37页 |
| 3. 营造愉悦的写作情境,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 第37页 |
| (二) 分析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体悟中写作 | 第37-44页 |
| 1. 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 第37-38页 |
| 2. 鼓励学生掌握写作技能 | 第38-43页 |
| 3. 进行长期作文教学规划,避免作文模式化倾向 | 第43-44页 |
| (三) 利用阅读,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写作训练 | 第44-48页 |
| 1. 基于阅读内容的仿写练习 | 第44-45页 |
| 2. 改编阅读内容的改写练习 | 第45-46页 |
| 3. 分析阅读内容的读书笔记 | 第46-48页 |
| 结语 | 第48-49页 |
| 注释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附录 | 第54-60页 |
| 附录1:调查问卷 | 第54-56页 |
| 附录2: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现状调查结果统计 | 第56-59页 |
| 附录3:教师访谈提纲 | 第59-6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的课题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 后记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