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小秦岭金矿区典型北东向剪切带构造与矿化特征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0-12页 |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完成工作量 | 第13-15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5-23页 |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第15页 |
| 2.2 地层 | 第15-16页 |
| 2.3 岩浆岩 | 第16-17页 |
| 2.4 构造特征 | 第17-23页 |
| 2.4.1 褶皱 | 第17-18页 |
| 2.4.2 断层 | 第18-22页 |
| 2.4.3 变质核杂岩 | 第22-23页 |
| 第3章 北东向剪切带构造特征研究 | 第23-38页 |
| 3.1 北东向剪切带概况 | 第23-25页 |
| 3.2 北东向剪切带几何学特征 | 第25-28页 |
| 3.2.1 北东东向剪切带几何学特征 | 第25-26页 |
| 3.2.2 北北东向剪切带几何学特征 | 第26-28页 |
| 3.3 北东向剪切带运动学特征 | 第28-34页 |
| 3.3.1 北东东向剪切带运动学标志 | 第28-30页 |
| 3.3.2 北北东向剪切带运动学标志 | 第30-34页 |
| 3.4 北东向剪切带动力学特征 | 第34-37页 |
| 3.5 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北东向矿脉矿化特征研究 | 第38-52页 |
| 4.1 北东向矿脉的矿化类型 | 第38-41页 |
| 4.2 北东向矿脉的容矿空间特征 | 第41-42页 |
| 4.3 北东向矿脉的成矿阶段与成矿温度 | 第42-49页 |
| 4.3.1 北东向矿脉的成矿阶段 | 第42-44页 |
| 4.3.2 北东向矿脉成矿温度 | 第44-49页 |
| 4.4 北东向矿脉成矿期次 | 第49-51页 |
| 4.5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5章 讨论 | 第52-62页 |
| 5.1 北东向矿脉的矿化与剪切带的关系 | 第52-56页 |
| 5.2 北东向剪切带构造控矿特征 | 第56-58页 |
| 5.3 北东向剪切带构造控矿模型 | 第58-62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 附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