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械手论文

五自由度串联机械臂运动建模与仿真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第10-11页
    1.3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1-14页
        1.3.1 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第11-13页
        1.3.2 国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第13页
        1.3.3 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第13-14页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4-15页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5页
    1.6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2章 五自由度机械臂运动学与动力学第16-39页
    2.1 串联机械臂运动学数理基础第16-20页
        2.1.1 机器人位姿描述第16-17页
        2.1.2 平移和旋转坐标系映射第17-19页
        2.1.3 平移和旋转齐次坐标变换第19-20页
    2.2 机械臂空间连杆描述第20页
    2.3 机械臂空间连杆坐标系选择第20-21页
        2.3.1 连杆坐标系中连杆参数的确定第21页
        2.3.2 建立连杆坐标系的步骤第21页
    2.4 机械臂空间运动学第21-22页
    2.5 建立五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的D-H坐标系第22-24页
    2.6 五自由度机械臂运动学建模第24-28页
        2.6.1 运动学正解问题第24-25页
        2.6.2 运动学逆解问题第25-27页
        2.6.3 逆解空间中逆解的选择第27-28页
    2.7 基于Robotics Toolbox的运动学仿真第28-31页
    2.8 五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建模仿真第31-38页
        2.8.1 拉格朗日法动力学建模第32-35页
        2.8.2 基于Robotics Toolbo的正动力学仿真第35-36页
        2.8.3 基于Robotics Toolbo的逆动力学仿真第36-38页
    2.9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五自由度机械臂工作空间的求解第39-50页
    3.1 工作空间的概念第39-40页
    3.2 工作空间的形成第40页
    3.3 工作空间的基本描述第40-41页
    3.4 工作空间中的空腔和空洞第41-42页
    3.5 工作空间求解方法第42-46页
        3.5.1 解析法求解工作空间第42-45页
        3.5.2 数值法求解工作空间第45-46页
    3.6 实际工作空间的分析和仿真第46-48页
    3.7 仿真结果分析第48-49页
    3.8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五自由度机械臂轨迹规划第50-64页
    4.1 预处理第50-52页
    4.2 实时插补计算第52-54页
        4.2.1 曲线参数细分第52-53页
        4.2.2 轨迹计算第53-54页
    4.3 速度自适应控制模块第54-56页
        4.3.1 基于轮廓误差约束的进给步长?L_(i1)第54-55页
        4.3.2 基于法向加速度约束的进给步长?L_(i2)第55-56页
    4.4 S型加减速规划第56-58页
    4.5 前瞻加减速模块第58-60页
        4.5.1 减速点的预测第58-59页
        4.5.2 前瞻加减速规划第59-60页
    4.6 实例仿真分析第60-63页
    4.7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机械臂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第64-82页
    5.1 ADAMS与ANSYS联合仿真概述第64-66页
    5.2 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第66-68页
    5.3 刚性体模型仿真及分析第68-72页
    5.4 刚-柔耦合模型仿真及分析第72-81页
        5.4.1 利用有限元技术建立关键部件的柔性体第72-75页
        5.4.2 刚-柔耦合模型动力学仿真第75-78页
        5.4.4 关键部件的刚度分析第78-80页
        5.4.5 关键部件的强度分析第80-81页
    5.5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6章 基于MATLAB和ADAMS的联合控制仿真第82-92页
    6.1 建立虚拟样机机械系统第82-83页
    6.2 构建驱动函数第83-85页
    6.3 虚拟样机动态控制系统设计第85-87页
        6.3.1 基于计算力矩法的系统控制律设计第85-87页
        6.3.2 基于计算力矩法的控制系统设计第87页
    6.4 搭建ADAMS和MATLAB联合仿真系统第87-89页
    6.5 联合仿真系统实验第89-91页
    6.6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92-94页
    7.1 全文总结第92-93页
    7.2 研究展望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致谢第98-9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发表及科研成果情况第99-100页
附录第100-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审批服务水平提升策略研究--以唐山市曹妃甸区为例
下一篇:基于视频样本分类的事件库构建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