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20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3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20页 |
第一章 韩剧字幕组发展历程与“凤凰天使韩剧社”的内在结构 | 第20-33页 |
第一节 韩剧字幕组的演变与发展 | 第20-24页 |
一、萌芽诞生期:2001—2004 | 第20-21页 |
二、整合变革期:2004—2009 | 第21-22页 |
三、黄金发展期:2009—2014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凤凰天使韩剧社”字幕组的内在结构 | 第24-33页 |
一、“凤凰天使韩剧社”字幕组概述 | 第24-27页 |
二、字幕组迷群内在群体构成特征 | 第27-29页 |
三、字幕组虚拟社区的游戏规则 | 第29-33页 |
第二章 “凤凰天使韩剧社”字幕组迷群参与式文化的生产手段与传播机制 | 第33-46页 |
第一节 “凤凰天使韩剧社”字幕组迷群的生产手段 | 第33-38页 |
一、字幕组的群体构建和分工协作的生产模式 | 第34-37页 |
二、“文本盗猎者”具有辨识力的主动性生产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凤凰天使韩剧社”字幕组的互动传播机制 | 第38-43页 |
一、多层级扩散的纵向传播路径 | 第39-41页 |
二、社会化媒体聚合的横向传播 | 第41-43页 |
第三节 字幕组参与式行径对受传通路的变革 | 第43-46页 |
一、作为粉丝文化衍生下“网络意见领袖”的受众 | 第44页 |
二、作为网络时代跨文化传播“新型中介”的传者 | 第44-46页 |
第三章 “凤凰天使韩剧社”字幕组迷群参与式文化的内在特质 | 第46-57页 |
第一节 主体层面:具有混杂角色的积极受众 | 第46-50页 |
一、关系建立和身份认同建构 | 第46-48页 |
二、多重身份重叠的传播景观 | 第48-49页 |
三、个人力量汇聚成集体智慧 | 第49-50页 |
第二节 文本层面:推崇多元个性化内容创造 | 第50-53页 |
一、依赖于Web2.0新传播技术 | 第50-51页 |
二、亚文化内容传播多元而个性 | 第51-52页 |
三、本土化过程中进行文本重构 | 第52-53页 |
第三节 结构层面:权力间的冲突与博弈 | 第53-57页 |
一、亚文化群体的抵抗 | 第53-54页 |
二、商业力量企图收编 | 第54-55页 |
三、政治权力强势监控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参与式文化场域中字幕组迷群的反思及启示 | 第57-68页 |
第一节 参与式文化场域中字幕组迷群存在的问题 | 第57-61页 |
一、参与鸿沟:参与者的年轻化与精英化趋势 | 第57-59页 |
二、夹缝求生:面临版权拷问与商业资本侵染 | 第59-60页 |
三、技术制约:依赖科技力量的同时受其掣肘 | 第60-61页 |
第二节 字幕组迷群的参与式文化对网络视频媒体的启示 | 第61-68页 |
一、积聚小众“长尾”效应谋求个性化发展 | 第61-63页 |
二、运用“众包模式”吸纳受众的集体智慧 | 第63-65页 |
三、挖掘“意见领袖”式受众形成交互传播 | 第65-68页 |
结语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附录 | 第75-77页 |
后记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