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s | 第3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5-8页 |
一、选题主题及背景 | 第5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5-6页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6-7页 |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7-8页 |
第二章、1949—1950年国家能力主体建立与治理初探 | 第8-16页 |
一、解放初期上海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 | 第8-10页 |
一、工商业者对中共政府的期望与对抗 | 第10-12页 |
三、上海军管会的行政干预和积极管制 | 第12-15页 |
四、小结 | 第15-16页 |
第三章、1950—1953年国家汲取与组织吸纳能力扩张 | 第16-26页 |
一、朝鲜战争上海工商业者的经营行为 | 第16-17页 |
二、捐献运动中工商业者与工会的矛盾 | 第17-20页 |
三、"五反"运动中主体建立权威尝试 | 第20-24页 |
四、政府组织吸收与上海工商联的建立 | 第24-25页 |
五、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1953—1955年国家主体渗透与统合能力建构 | 第26-35页 |
一、民改补课运动与私企内部结构设计 | 第26-30页 |
二、合营中上海工商业者的恐惧与消极 | 第30-33页 |
三、政府对于顽固工商业者的反制措施 | 第33-34页 |
四、小结 | 第34-35页 |
第五章、1955—1956年国家整合与网络化能力的提升 | 第35-40页 |
一、政府对上海工商业者加大宣传教育 | 第36-37页 |
二、政府对改造中清产核资与人事调配 | 第37-39页 |
三、私营工商业者认同与接纳制度安排 | 第39-40页 |
四、小结 | 第40页 |
第六章、总结 | 第40-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一、著作类 | 第44-45页 |
二、期刊类 | 第45-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