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

“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现代化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5页
    一、关于题目及写作范围的界定第7-8页
    二、参考文献研究与分析及研究方法、内容、创新与特色第8-13页
    三、选题价值与意义及论文中要解决的问题第13-15页
第一章“人间佛教”思想渊源第15-22页
    第一节 佛陀本怀第15-18页
    第二节 六祖禅第18-22页
        一、从慧能生平看“人间佛教”第18-19页
        二、“六祖”思想中的“人间佛教”第19-22页
第二章 在激荡中诞生的“人间佛教”理论是佛教现代化的理论起点第22-31页
    第一节“人间佛教”理论背景——清末民初时期的中国佛教第22-26页
    第二节“人间佛教”的提出及其内容第26-28页
    第三节 以“人间佛教”的提出作为佛教现代化的理论起点第28-31页
第三章“人间佛教”是中国佛教现代化的基本方向第31-37页
    第一节 以印顺为代表的“人间佛教”理念成为台湾佛教的主流第31-32页
    第二节 赵朴初领导下的中国大陆佛教以“人间佛教”作为指导方针第32-34页
    第三节 以星云为代表的台湾地区“人间佛教”的再发展第34-37页
第四章“人间佛教”思想能够适应佛教现代化转型的原因第37-46页
    第一节 中国佛教各大宗派由于其自身特点,无法承担佛教现代化之大任第37-40页
        一、华严宗第37-38页
        二、唯识宗第38-39页
        三、藏传佛教第39-40页
    第二节“人间佛教”思想的内在优势使得其成为现代化佛教的理论基础第40-46页
第五章“人间佛教”思想在佛教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地位第46-53页
    第一节 引领佛教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第46-50页
        一、中国传统型佛教第46-48页
        二、佛教现代化作用下的现代型佛教第48-50页
    第二节 引导佛教适应中国现代化社会要求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第50-51页
    第三节 加强中西方佛教对话第51-53页
结语第53-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个案工作改善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自治立法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