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三种雀形目鸟类报警信息传递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捕食压力条件下的报警声信息传递第14-17页
        1.2.2 巢寄生压力条件下的报警信息传递第17-18页
    1.3 物种选择第18-19页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1.4.1 研究目的第19页
        1.4.2 研究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家燕对捕食者及寄生者的报警信息传递研究第20-34页
    2.1 研究背景第20-21页
    2.2 研究对象第21-22页
    2.3 研究区域第22-23页
        2.3.1 黑龙江省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22页
        2.3.2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第22-23页
    2.4 研究方法第23-26页
        2.4.1 报警声录制和截取第23页
        2.4.2 报警声回放实验第23-24页
        2.4.3 统计分析方法第24-26页
    2.5 研究结果第26-32页
    2.6 讨论第32-34页
第三章 大山雀对捕食者及寄生者的报警信息传递研究第34-50页
    3.1 研究背景第34-35页
    3.2 研究对象第35-36页
    3.3 研究区域第36-37页
    3.4 研究方法第37-40页
        3.4.1 人工巢箱的悬挂第37页
        3.4.2 标本实验及报警声录制第37页
        3.4.3 报警声室内分析第37-38页
        3.4.4 报警声回放实验第38-39页
        3.4.5 统计分析方法第39-40页
    3.5 研究结果第40-48页
        3.5.1 标本实验结果第40-41页
        3.5.2 报警声分析结果第41-46页
        3.5.3 报警声回放实验结果第46-48页
    3.6 讨论第48-50页
第四章 大山雀报警信息传递机制研究--以对大杜鹃报警为例第50-58页
    4.1 研究背景第50-51页
    4.2 研究区域与方法第51-55页
        4.2.1 报警语句截取与合成第51页
        4.2.2 报警语句回放实验第51-53页
        4.2.3 统计分析方法第53-55页
    4.3 研究结果第55-56页
    4.4 讨论第56-58页
第五章 大山雀对不同类型入侵者的报警信息传递第58-67页
    5.1 研究背景第58-60页
    5.2 研究区域与方法第60-62页
        5.2.1 样地内巢捕食率调查第60页
        5.2.2 报警声录制和截取第60页
        5.2.3 报警声回放实验第60-61页
        5.2.4 雌鸟hissing行为调查第61-62页
        5.2.5 统计分析方法第62页
    5.3 研究结果第62-65页
        5.3.1 巢捕食率第62页
        5.3.2 报警声回放实验结果第62-64页
        5.3.3 雌鸟hissing行为结果第64-65页
    5.4 讨论第65-67页
第六章 绿背山雀对不同体型大小巢寄生者的报警信息传递第67-73页
    6.1 研究背景第67-68页
    6.2 研究对象第68页
    6.3 研究区域第68页
    6.4 研究方法第68-70页
        6.4.1 报警声录制与截取第68-70页
        6.4.2 报警声回放实验第70页
        6.4.3 统计分析方法第70页
    6.5 研究结果第70-72页
    6.6 讨论第72-73页
第七章 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4页
致谢第84-85页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铁路模块式加筋土挡墙理论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6×80m银川兵沟黄河大桥施工监控技术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