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

张锡勤“中国伦理思想研究”评析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8-15页
    一、选题意义第8页
    二、文献综述第8-13页
    三、研究思路第13-15页
第一章 张锡勤“中国伦理思想研究”的学术背景第15-19页
    第一节 中国当代伦理思想的时代背景第15页
    第二节 中国当代伦理思想的研究成果第15-19页
        一、思想通史的研究第15-16页
        二、断代思想史的研究第16-17页
        三、以专题和范畴为主线的研究第17页
        四、以学派和人物为主题的研究第17-19页
第二章 张锡勤的“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第19-24页
    第一节 张锡勤“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历史发展第19页
    第二节 张锡勤“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21页
        一、《中国伦理思想通史》第19-21页
        二、《中国近现代伦理思想史》第21页
    第三节 张锡勤“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基本特点第21-22页
        一、既肯定了各个时期伦理思想斗争的贡献性又指出其局限性第21-22页
        二、试图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以求古为今用第22页
    第四节 张锡勤“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主要成就第22-24页
        一、《中国伦理思想通史》的研究填补了国内的学科空白第22-23页
        二、《中国近现代伦理思想史》最早就关于中国伦理思想史方面的断代史著作之一第23-24页
第三章 张锡勤的“中国伦理思想范畴”研究第24-34页
    第一节 张锡勤“中国伦理思想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4-27页
        一、《中国传统道德举要》第24-27页
        二、《中国道德名言选粹》第27页
    第二节 张锡勤“中国伦理思想范畴”研究中三个最基本的伦理思想道德的研究第27-31页
        一、尚公思想第27-28页
        二、重礼思想第28-29页
        三、贵和思想第29-30页
        四、古今对比论证了这三种伦理思想在中国伦理道德中的绝对地位第30-31页
    第三节 张锡勤“中国伦理思想范畴”研究的基本特点第31-32页
        一、中国伦理思想范畴是一个多层面的矛盾复合体第31-32页
        二、中国伦理思想范畴体现了一定的时代性与超越性第32页
        三、中国伦理思想范畴又体现了一定的阶级性与民族性第32页
    第四节 张锡勤“中国伦理思想范畴”研究的主要成就第32-34页
        一、首次以“问题”的方式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作简要评析第32-33页
        二、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方面最早、提出概念最多的书籍第33-34页
第四章 张锡勤的“中国伦理变迁史”研究第34-40页
    第一节 学界对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变迁的分析第34-35页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源头第34页
        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确立和成型第34页
        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整合嬗变第34页
        四、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进一步完备及确立第34-35页
        五、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初步挑战第35页
    第二节 张锡勤“中国伦理变迁史”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5-37页
    第三节 张锡勤“中国伦理变迁史”研究的基本特点第37-38页
        一、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对中国伦理变迁史进行综合分析第37-38页
        二、对中国伦理变迁史研究的整体性和全面性第38页
    第四节 张锡勤“中国伦理变迁史”研究的主要成就第38-40页
        一、在提出“七分法”之前学术界普遍坚持中国伦理思想研究“四分法”第38-39页
        二、开拓了中国伦理道德研究的新视野第39页
        三、从宏观角度着手是一部横跨古今的中国伦理变迁史第39-40页
第五章 张锡勤“中国伦理思想研究”的总体特征与意义第40-44页
    第一节 张锡勤“中国伦理思想研究”的总体特征第40-41页
        一、明确的问题意识第40页
        二、传统学术研究与唯物史观相统一的研究方法第40-41页
        三、研究领域的拓广与开掘第41页
    第二节 张锡勤“中国伦理思想研究”的意义第41-44页
        一、反省了中国传统思想、传统生活的历史脉动、成就和经验教训第41-42页
        二、为当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第42页
        三、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提供了富有启发的方法论原则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田企业EVA导向全价值链成本管理模式研究
下一篇:我国油气资源矿权制度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