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时代的受众角色拓展分析--基于广州白领受众群的考察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1 研究缘起 | 第11-14页 |
2 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3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 第16-18页 |
第一章 传统视野下的受众角色定位 | 第18-23页 |
·受众行为研究的变化 | 第18-20页 |
·传播效果中的受众地位与身份变迁 | 第20-21页 |
·“受众期望”的两大博弈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媒介融合时代受众既有角色的内涵拓展 | 第23-29页 |
·信息使用角色的拓展 | 第23-26页 |
·即时即地使用信息 | 第24-25页 |
·信息使用方式日益功能化 | 第25-26页 |
·信息反馈角色的拓展 | 第26-29页 |
·信息接收与反馈行为一体化 | 第26-27页 |
·反馈的动机与效果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媒介融合时代受众的全新角色 | 第29-38页 |
·信息的生产与传播者 | 第29-33页 |
·自主生产者 | 第30-31页 |
·转载者 | 第31页 |
·信息传播的把关人角色 | 第31-32页 |
·效果与影响 | 第32-33页 |
·虚拟社区的交流者 | 第33-38页 |
·话题交流者 | 第34-35页 |
·人际关系交流者 | 第35-37页 |
·效果与影响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受众角色的再定位及其对媒体的启示 | 第38-45页 |
·受众角色的再定位 | 第38-41页 |
·传受双方角色模糊化 | 第38-39页 |
·多重角色的受众 | 第39-40页 |
·受众群体依然存在 | 第40-41页 |
·对媒体的启示 | 第41-45页 |
·增加媒介的个人功能 | 第42-43页 |
·强化目标受众 | 第43页 |
·减少信息冗余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