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4页 |
第一节 微生物生态学与海洋微生物生态学 | 第12-14页 |
·微生物生态学 | 第12-13页 |
·海洋微生物生态学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微生物的多样性 | 第14-20页 |
·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层次 | 第15-17页 |
·沉积物和沉积物中微生物多样性 | 第17-18页 |
·海洋沉积物及海洋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 | 第18-20页 |
第三节 海洋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第20-30页 |
·传统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原位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核酸分析技术 | 第23-24页 |
·基于 PCR 的衍生技术 | 第24-30页 |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0-31页 |
第五节本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31页 |
第六节 胶州湾的水文和生态特征 | 第31-34页 |
第二章 胶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细菌群落的时空演替 | 第34-79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34-46页 |
·实验材料 | 第34-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46页 |
·沉积物样品的采集 | 第38-39页 |
·沉积物理化因子 | 第39页 |
·沉积物样品细菌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39-42页 |
·细菌16S rDNA V3 区片段的扩增 | 第42页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 第42-43页 |
·细菌16S rDNA 序列的克隆测序 | 第43-45页 |
·DGGE 图谱相关统计分析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第46-72页 |
·沉积物理化因子 | 第46-50页 |
·胶州湾沉积物总DNA 的提取 | 第50-51页 |
·DGGE 分析菌群结构 | 第51-72页 |
·DGGE 图谱的分析 | 第51-57页 |
·香浓威纳指数(H′) | 第57-58页 |
·DGGE 图谱的聚类分析 | 第58-60页 |
·DGGE 条带序列测定及细菌群落系统发育分析 | 第60-66页 |
·细菌群落的时空变化分析 | 第66-70页 |
·沉积物菌群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典型对应分析 | 第70-72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72-77页 |
·沉积物样品DNA 的提取 | 第72页 |
·DGGE 图谱香浓威纳指数和条带数 | 第72-73页 |
·不同环境与菌群的空间分布 | 第73-75页 |
·季节因素影响菌群结构 | 第75-76页 |
·菌群分布与沉积物理化因子 | 第76-77页 |
·DGGE 主要菌群的聚类分析 | 第77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77-79页 |
第三章 胶州湾沉积物中细菌16S rDNA克隆文库和多样性分析 | 第79-120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79-82页 |
·实验材料 | 第79页 |
·实验方法 | 第79-82页 |
·样品的选择 | 第79页 |
·沉积物样品细菌基因组DNA 的提取和纯化 | 第79页 |
·细菌16S rDNA 全长片段的PCR 扩增 | 第79-80页 |
·克隆文库的构建 | 第80页 |
·细菌16S rDNA 扩增片段的限制性酶切分析 | 第80-81页 |
·细菌16S rDNA 序列测定及相关分析 | 第81-82页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第82-112页 |
·细菌16S rDNA 全长序列的扩增 | 第82-83页 |
·PCR-RFLP 方法筛选克隆文库的限制性酶切分析 | 第83-85页 |
·细菌16S rDNA 克隆文库的构建 | 第85-86页 |
·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分析 | 第86-89页 |
·克隆文库的多样性指数与覆盖率分析 | 第86-88页 |
·克隆文库的稀释曲线分析 | 第88-89页 |
·四个站位沉积物的群落结构 | 第89-92页 |
·克隆文库相似性聚类分析 | 第92-96页 |
·主要菌群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96-112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112-118页 |
·PCR-DGGE 方法与16S rDNA 文库构建方法的结合 | 第112-115页 |
·16S rDNA 基因文库分析方法优缺点 | 第112-113页 |
·PCR-DGGE 与16S rDNA 基因文库分析的有机结合 | 第113-114页 |
·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异同 | 第114-115页 |
·细菌多样性及其对环境的指示 | 第115-116页 |
·16S rDNA 文库所得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 | 第116-117页 |
·沉积物中的菌群结构 | 第117-118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18-120页 |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第120-122页 |
主要结论 | 第120-121页 |
创新点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0页 |
致谢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