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世界各国新闻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新闻事业史论文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时事新报·学灯》“新思潮”传播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8-15页
    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8-9页
    二、研究现状综述第9-13页
    三、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一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与《时事新报·学灯》的创办第15-22页
    第一节 《时事新报·学灯》的创刊背景第15-19页
        一、《学灯》创刊的外部因素第15-17页
            (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思潮”的传播第15-16页
            (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副刊的革新第16-17页
        二、《学灯》创刊的内部因素第17-19页
            (一) 《学灯》创办者的思想理念第17-18页
            (二) 《学灯》的创刊宗旨第18-19页
    第二节 《时事新报·学灯》的创刊与初步发展第19-20页
        一、《学灯》的创刊第19页
        二、《学灯》的初步发展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2页
第二章 “新思潮”传播的内容分析:时代感的选题,先进化的内容第22-49页
    第一节 教育新思想的大力宣扬第22-32页
        一、教育界的新情况第23-25页
        二、青年教育的新主张第25-29页
            (一) 新思想新文化的灌输第25-27页
            (二) 艺术感的培养第27-28页
            (三) 新青年的期冀第28-29页
        三、教育的新思潮新理论第29-32页
            (一) 教育新思潮第29-31页
            (二) 教育新理论第31-32页
    第二节 “新文艺”的大力倡导第32-39页
        一、“新文艺”理论的普及第33-34页
        二、“新文艺”的登载第34-38页
            (一) 打造新诗新人第35-37页
            (二) 刊发现代小说第37-38页
            (三) 译介外国文学第38页
        三、“新文艺”暗含的新思想第38-39页
    第三节 科学学术的大力推广第39-47页
        一、科学学术理论的聚焦第40-42页
        二、科学小知识的调剂第42-47页
            (一) 天文发明显先进第42-44页
            (二) 生物化学增新知第44-45页
            (三) 自然生理话科学第45-46页
            (四) 生活窍门贴民心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三章 “新思潮”传播的方式分析:多样化的方式,逻辑性的传播第49-65页
    第一节 品牌栏目的创立第49-54页
        一、“思潮”:专业视角的窥探第49-52页
            (一) 题材内容广泛化第50页
            (二) 问题探究深入化第50-52页
        二、“科学丛谈”:趣味角色的扮演第52-54页
            (一) 科学思潮传播的坚持者第52-53页
            (二) 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共存者第53页
            (三) 科学意识的塑造者第53-54页
    第二节 关于“新思潮”的议题设置第54-58页
        一、社会层面上的关照第55-56页
        二、文化层面上的重视第56-57页
        三、时事话题层面上的着力第57-58页
    第三节 “公共论坛”的形成第58-61页
        一、“公共论坛”的运作手段第58-60页
        二、“公共论坛”的效能发挥第60-61页
    第四节 态度立场的表达第61-63页
        一、“五四”主体副刊的态度与立场第61-62页
        二、《学灯》的态度与立场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四章 “新思潮”传播的“幕后推手”:编辑群的良性推动第65-76页
    第一节 广纳文化新潮的编辑理念第65-70页
        一、张东荪:教育启蒙,中西融会第66-67页
        二、俞颂华:大胆改革,兼收并蓄第67-68页
        三、宗白华:强调学术,文艺见长第68-70页
    第二节 编者与作者的双重身份第70-73页
        一、发表“启事”,刊明宗旨第70-71页
        二、亲写文章,参与舆论第71-73页
    第三节 编辑群理性运作的正面效应第73-75页
        一、《学灯》:思想启蒙的先导者第74页
        二、《学灯》:救亡图存的敢为者第74-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结论第76-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致谢第84-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南沙滩排球运动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下一篇: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实效性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