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MW级光伏电站设计方案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2章 工程概况第14-25页
    2.1 工程地理位置第14页
    2.2 太阳能资源第14-22页
        2.2.1 河北省太阳能资源概况第14-16页
        2.2.2 气象站观测数据分析第16-21页
        2.2.3 特殊气候影响分析第21-22页
        2.2.4 太阳能资源初步评价第22页
    2.3 工程地质第22-23页
    2.4 工程任务与规模第23-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与发电量计算第25-42页
    3.1 光伏组件选择第25-29页
        3.1.1 光伏组件的类型第25-26页
        3.1.2 光伏组件的型号第26-29页
    3.2 光伏阵列的运行方式设计第29-34页
        3.2.1 光伏阵列的运行方式选择第29-31页
        3.2.2 倾斜面上辐射量分析第31-34页
    3.3 逆变器的选择第34-36页
        3.3.1 选型依据第34-35页
        3.3.2 逆变器型号选择第35-36页
    3.4 光伏阵列设计及布置方案第36-38页
        3.4.1 光伏组件的串并联方案第36-37页
        3.4.2 光伏方阵安装设计第37-38页
        3.4.3 光伏子单元设计第38页
    3.5 辅助方案设计第38-39页
        3.5.1 环境监测方案第38页
        3.5.2 光伏组件清洗方案第38-39页
    3.6 发电量的计算第39-41页
    3.7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电气设计第42-55页
    4.1 电气一次设计第42-49页
        4.1.1 光伏发电工程接入系统方案第42页
        4.1.2 升压站站址选择第42页
        4.1.3 升压站电气主接线方式第42-43页
        4.1.4 集电线路接线方式第43页
        4.1.5 110kV升压站布置型式第43页
        4.1.6 光伏电站场内电气主接线第43-44页
        4.1.7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第44-47页
        4.1.8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第47-49页
    4.2 电气二次设计第49-54页
        4.2.1 概述第49页
        4.2.2 逆变器及逆变升压站(箱变)的控制、保护、测量和信号第49-50页
        4.2.3 升压站控制、保护第50-51页
        4.2.4 35kV线路、站用变等设备控制、测量和信号第51-52页
        4.2.5 系统调度自动化第52-53页
        4.2.6 直流系统及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第53-54页
        4.2.7 通信第54页
    4.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消防设计第55-60页
    5.1 设计原则第55-56页
        5.1.1 机电消防设计原则第55页
        5.1.2 消防总体设计方案第55-56页
    5.2 工程消防设计第56-58页
        5.2.1 建筑(构)物火灾危害性分类及耐火等级第56页
        5.2.2 机电设备消防设计第56页
        5.2.3 安全疏散通道和消防通道第56-57页
        5.2.4 消防介质设计第57页
        5.2.5 消防监控系统第57页
        5.2.6 消防电气设计第57-58页
        5.2.7 通风消防设计第58页
    5.3 施工消防第58-59页
        5.3.1 工程场地规划第58页
        5.3.2 施工消防主要原则第58-59页
        5.3.3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第59页
    5.4 消防设备第59页
    5.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6章 节能降耗及社会效果分析第60-68页
    6.1 节能降耗效益分析第60-63页
        6.1.1 能耗分析第60-61页
        6.1.2 主要节能降耗措施第61-63页
        6.1.3 节能降耗效益分析第63页
    6.2 财务评价结论第63-67页
        6.2.1 总成本费用第64页
        6.2.2 发电效益计算第64-65页
        6.2.3 财务评价结论第65-67页
    6.3 社会效果分析第67页
    6.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7章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作者简介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检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培育方式对羔羊生长发育和肝脏基因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