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电厂中氯汞代二噁英形成机理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类二噁英毒性研究 | 第11-12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 第14-19页 |
2.1 量子化学基本方程 | 第14-15页 |
2.2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 第15-17页 |
2.2.1 半经验方法 | 第15页 |
2.2.2 从头计算(ab initio)方法 | 第15-16页 |
2.2.3 分子体系的薛定谔方程 | 第16-17页 |
2.3 密度泛函理论 | 第17页 |
2.4 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 | 第17-18页 |
2.5 计算软件 | 第1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氯汞代二噁英的稳定性研究 | 第19-26页 |
3.1 模型选取 | 第19页 |
3.2 几何构型 | 第19-21页 |
3.3 构型分析 | 第21-23页 |
3.4 稳定性分析 | 第23-2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4章 前驱物形成机理研究 | 第26-31页 |
4.1 多氯代氯汞代苯酚结构 | 第26-27页 |
4.2 多氯代氯汞苯酚与H原子的反应 | 第27-28页 |
4.3 多氯代氯汞苯酚与OH自由基的反应 | 第28-2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5章 氯汞代二噁英形成机理研究 | 第31-55页 |
5.1 前驱物的形成 | 第31页 |
5.2 氯汞代二噁英形成机理 | 第31-41页 |
5.3 氯汞代呋喃的形成机理 | 第41-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全文结论与建议 | 第55-57页 |
6.1 本文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