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我国能源贫困评估体系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6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3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3-23页
        一、能源贫困研究综述第13-16页
        二、能源贫困定义及评估研究综述第16-20页
        三、可行能力理论及应用综述第20-22页
        四、文献研究述评第22-23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23-26页
        一、研究内容第23-24页
        二、研究的创新点第24-25页
        三、技术路线第25-26页
第二章 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我国能源贫困理论框架构建第26-38页
    第一节 能源贫困评估体系研究的必要性第26-31页
        一、能源贫困现状第26-28页
        二、现行能源贫困评估体系第28-30页
        三、现行能源贫困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第30-31页
    第二节 可行能力理论原理第31-34页
        一、可行能力理论的主要内容第31-32页
        二、运用可行能力分析贫困的合理性第32-33页
        三、贫困是可行能力的剥夺第33-34页
    第三节 基于可行能力的能源贫困理论研究第34-38页
        一、从发展的视角看解决能源贫困的重要性第34-35页
        二、从能源贫困与可行能力的关系分析能源贫困的根源第35-36页
        三、基于可行能力的能源贫困界定第36-38页
第三章 基于可行能力的我国能源贫困评估体系及模型构建第38-54页
    第一节 评估空间——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评估指标构建第38-44页
        一、基本功能性活动确定第38-42页
        二、描述性指标选取第42-44页
    第二节 评估空间效验模型构建第44-47页
        一、结构方程模型原理第44-45页
        二、结构方程建模的目的与优势第45-46页
        三、初始模型构建第46-47页
    第三节 评估方法——模糊集方法构建能源贫困指数第47-54页
        一、能源贫困识别的模糊性第47-48页
        二、确定隶属函数第48-50页
        三、确定权重函数第50-53页
        四、基于可行能力的能源贫困指数第53-54页
第四章 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我国能源贫困评估体系效验——以云南省农村地区为例第54-78页
    第一节 数据收集第54-57页
        一、实证对象选择及介绍第54-55页
        二、问卷设计及指标说明第55-57页
    第二节 样本分析及可靠性检验第57-61页
        一、样本分析第57-59页
        二、信度检验第59-60页
        三、效度检验第60-61页
    第三节 评估空间效验第61-70页
        一、初始模型拟合第61-63页
        二、模型检验第63页
        三、模型修正第63-65页
        四、评估空间模型评价第65-70页
    第四节 评估方法效验第70-78页
        一、能源贫困指数相关参数确定第70-71页
        二、能源贫困指数计算第71-74页
        三、能源贫困识别第74-76页
        四、云南省农村地区能源贫困评估第76-78页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78-83页
    第一节 结论第78-80页
    第二节 政策建议第80-82页
    第三节 研究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附录第88-91页
致谢第91-92页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噪动态数据流的分类研究
下一篇:醛脱羧—转胺—BH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