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国民收入、国民财富论文

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机理和跨越路径--基于产业升级路径选择的视角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3-14页
        1.2.1 研究思路第13页
        1.2.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第14-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框架第15-17页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17-19页
        1.4.1 可能的创新点第17页
        1.4.2 不足之处第17-19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9-26页
    2.1 中等收入陷阱成因的文献综述第19-21页
        2.1.1 宏观层面第19-20页
        2.1.2 微观层面第20页
        2.1.3 中观产业升级层面第20-21页
    2.2 产业升级路径选择的相关文献综述第21-25页
        2.2.1 遵循比较优势的渐进式升级第22-23页
        2.2.2 偏离比较优势的跨越式升级第23-24页
        2.2.3 产业升级路径文献述评第24-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机理和跨越路径分析第26-39页
    3.1 理论基础: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理论第26-27页
        3.1.1 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理论第26-27页
        3.1.2 中等收入国家在全球产品空间中的特点第27页
    3.2 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机理第27-33页
        3.2.1 遵循比较优势使比较优势演化陷入断档第28-30页
        3.2.2 遵循比较优势可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第30-32页
        3.2.3 中等收入陷阱形成机理评述第32-33页
    3.3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分析第33-36页
        3.3.1 扩展的HK模型第34页
        3.3.2 含能力累积的扩展HK模型第34-36页
    3.4 观点提出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和技术结构分析第39-54页
    4.1 分类标准和样本选取第39-41页
        4.1.1 分类采用方法第39-40页
        4.1.2 样本选取第40-41页
        4.1.3 数据来源第41页
    4.2 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和技术结构分析第41-52页
        4.2.1 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变动情况分析第42-48页
        4.2.2 基于技术水平分类的出口技术结构的演变趋势第48-52页
    4.3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产业升级路径选择的实证分析第54-67页
    5.1 指标选取第54-56页
        5.1.1 产品比较优势与产品邻近度的衡量指标第54-55页
        5.1.2 支撑产业升级的生产能力禀赋的测度第55页
        5.1.3 产品在产品空间中的动态变化第55-56页
    5.2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6-59页
        5.2.1 邻近度指标第56-57页
        5.2.2 产品密度值第57-58页
        5.2.3 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数量第58-59页
    5.3 模型构建第59-61页
    5.4 结果分析第61-66页
        5.4.1 生产能力禀赋对产业升级路径影响的实证检验第61-64页
        5.4.2 稳健性检验第64-66页
    5.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67-71页
    6.1 结论第67-68页
    6.2 政策建议第68-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附录第75-86页
    附录1 样本国家不同技术含量产品RCA指数和出口份额变动情况第75-79页
    附录2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第79-86页
致谢第86-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几类前馈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调节
下一篇:利用蛭石改性钙基捕集剂捕集水泥工业CO2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