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基于动态间歇排水瞬时补料的活性污泥合成PHA新工艺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32页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第14-16页
        1.1.1 课题来源第14页
        1.1.2 研究背景第14-16页
    1.2 聚羟基烷酸酯概述第16-19页
        1.2.1 PHA的组成及特性第16-18页
        1.2.2 PHA的主要合成途径第18-19页
    1.3 活性污泥法合成PHA的原理与研究现状第19-28页
        1.3.1 活性污泥合成PHA的主要工艺运行策略第19-24页
        1.3.2 PHA菌群富集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4-27页
        1.3.3 PHA合成过程的代谢模型研究进展第27-28页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第28-32页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8-29页
        1.4.2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29-30页
        1.4.3 技术路线图第30-32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2-48页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32-36页
        2.1.1 实验装置第32-34页
        2.1.2 实验仪器第34-35页
        2.1.3 配水方案第35-36页
        2.1.4 活性污泥来源第36页
    2.2 实验方法第36-38页
        2.2.1 PHA定量检测方法第36-38页
        2.2.2 其他常规测试指标的测定方法第38页
    2.3 实验设计第38-47页
        2.3.1 利用好氧颗粒污泥模式富集PHA合成菌第38-40页
        2.3.2 动态间歇排水瞬时补料工艺富集PHA合成菌第40-43页
        2.3.3 混合碳源利用动态间歇排水瞬时补料工艺富集PHA合成菌第43-45页
        2.3.4 PHA合成阶段的实验方案第45-47页
    2.4 常用参数计算方法第47-48页
        2.4.1 PHA转化率第47页
        2.4.2 PHA比合成速率第47页
        2.4.3 碳源比吸收速率第47页
        2.4.4 比微生物细胞生长速率第47页
        2.4.5 生物质转化率第47-48页
第3章 污泥沉降性能对好氧瞬时补料工艺合成PHA影响的研究第48-63页
    3.1 引言第48页
    3.2 利用好氧颗粒污泥模式合成PHA的实验研究第48-53页
        3.2.1 好氧颗粒污泥运行模式第48-51页
        3.2.2 PHA富集阶段污泥特性与底物消耗第51-52页
        3.2.3 好氧颗粒污泥运行模式下的PHA合成能力第52-53页
    3.3 好氧瞬时补料结合沉降性能筛选模式对混合菌群合成PHA影响的研究第53-61页
        3.3.1 PHA合成菌富集阶段的充盈-匮乏筛选作用第53-54页
        3.3.2 PHA合成菌富集阶段的沉降性能筛选作用第54-56页
        3.3.3 不同筛选模式下PHA合成能力第56-61页
    3.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4章 动态间歇排水瞬时补料工艺用于活性污泥合成PHA的研究第63-86页
    4.1 引言第63页
    4.2 动态间歇排水瞬时补料工艺概述第63-66页
        4.2.1 ADD运行模式的典型周期第63-65页
        4.2.2 反应器稳定运行的指示参数第65-66页
    4.3 ADD运行模式下的活性污泥合成PHA第66-73页
        4.3.1 反应器启动阶段第66-68页
        4.3.2 污泥浓度与污泥指数第68-70页
        4.3.3 富集阶段ADD工艺下的底物吸收与PHA合成第70-72页
        4.3.4 合成阶段ADD工艺下的PHA合成能力第72-73页
    4.4 沉降性能筛选作用的指示指标研究第73-77页
    4.5 活性污泥在ADD工艺下合成PHA富集阶段的工艺优化第77-84页
        4.5.1 底物浓度第77-78页
        4.5.2 周期第78-81页
        4.5.3 温度第81-83页
        4.5.4 生物固体停留时间第83-84页
    4.6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5章 ADD工艺下活性污泥ANN参数优化与代谢模型第86-102页
    5.1 引言第86页
    5.2 基于ANN模型的反应器多参数敏感性分析与优化第86-92页
        5.2.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设计第87-88页
        5.2.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与多参数敏感性分析第88-92页
    5.3 模型参数优化的实验验证第92-95页
    5.4 ADD工艺下活性污泥混合菌群合成PHA的代谢模型第95-100页
    5.5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6章 活性污泥在ADD工艺下利用混合碳源合成PHA的研究第102-113页
    6.1 引言第102-103页
    6.2 活性污泥利用混合碳源合成PHA第103-107页
        6.2.1 混合碳源条件下PHA富集阶段的研究第103-105页
        6.2.2 混合碳源条件下PHA合成阶段的研究第105-107页
    6.3 活性污泥利用混合碳源合成PHA的代谢模型与PHA含量预测第107-112页
        6.3.1 活性污泥利用混合碳源合成PHA的代谢模型第107-109页
        6.3.2 人工神经网络对活性污泥利用混合碳源合成PHA的预测第109-112页
    6.4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结论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30页
附录第130-13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32-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个人简历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影响河南省体操高考生考前训练效果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Web发布在变电站SCADA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