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0页 |
1.1 肌肉减少症概述 | 第14-15页 |
1.2 肌肉减少症的发病原因 | 第15-16页 |
1.2.1 营养与运动导致的肌肉减少症 | 第16页 |
1.2.2 疾病导致的肌肉减少症 | 第16页 |
1.2.3 激素作用导致的肌肉减少症 | 第16页 |
1.3 糖尿病 | 第16-20页 |
1.3.1 糖尿病概述 | 第16-17页 |
1.3.2 糖尿病遗传因素 | 第17页 |
1.3.3 老年糖尿病 | 第17-18页 |
1.3.4 糖尿病合并症 | 第18-19页 |
1.3.5 糖尿病治疗药物 | 第19-20页 |
1.4 由糖尿病引发的肌肉减少症 | 第20-21页 |
1.5 糖尿病肌肉减少症治疗药物 | 第21-22页 |
1.6 部分血液指标简介 | 第22-23页 |
1.6.1 超敏CRP | 第22页 |
1.6.2 胆红素 | 第22-23页 |
1.6.3 尿酸 | 第23页 |
1.6.4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 第23页 |
1.7 T2DM模型制备方法简介 | 第23-25页 |
1.7.1 自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 | 第24页 |
1.7.2 转基因的糖尿病动物模型 | 第24页 |
1.7.3 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 | 第24-25页 |
1.8 PI3K/Akt信号通路 | 第25-26页 |
1.8.1 PI3K/Akt信号通路概述 | 第25-26页 |
1.8.2 PI3K/Akt信号通路与胰岛素抵抗 | 第26页 |
1.9 谷氨酰胺与糖尿病肌少症 | 第26-28页 |
1.9.1 谷氨酰胺概述 | 第26-27页 |
1.9.2 谷氨酰胺的临床应用 | 第27页 |
1.9.3 谷氨酰胺通过胰岛素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肌少症中的作用 | 第27-28页 |
1.10 本课题研究目标与实验方案 | 第28-30页 |
1.10.1 本课题研究目标 | 第28-29页 |
1.10.2 本课题实验方案 | 第29-30页 |
第二章 主要实验仪器、试剂及试剂的配制 | 第30-34页 |
2.1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0页 |
2.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30-31页 |
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31-34页 |
第三章 谷氨酰胺对T2DM大鼠骨骼肌质量的影响及与部分血液指标的相关性探究 | 第34-42页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3.1.1 实验动物的饲养 | 第34页 |
3.1.2 T2DM大鼠模型的构建以及成模后的分组 | 第34页 |
3.1.3 Gln灌胃治疗 | 第34-35页 |
3.1.4 大鼠灌胃四周、八周后的处理 | 第35页 |
3.1.5 各组大鼠腓肠肌质量与总质量比值的测定与分析 | 第35页 |
3.1.6 谷氨酰胺对T2DM大鼠骨骼肌质量的影响与血液指标的相关性探究 | 第35-36页 |
3.2 统计学分析 | 第36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6-39页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第四章 谷氨酰胺对大鼠肌肉蛋白合成和降解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 第42-50页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2-50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4.1.2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的方法测定MyoD、MuRF1基因表达量 | 第42-45页 |
4.1.3 实验结果 | 第45-47页 |
4.1.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第五章 谷氨酰胺对大鼠骨骼肌蛋白合成、降解的影响(蛋白质水平) | 第50-56页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0页 |
5.2 利用Western blot蛋白质免疫印迹的方法测定MyoD、MuRF1蛋白的表达量 | 第50-56页 |
5.2.1 实验方法 | 第50-52页 |
5.2.2 实验结果 | 第52-55页 |
5.2.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第六章 实验结论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实验结论总结 | 第5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