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4页 |
第一部分 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14-2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4页 |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主要试剂 | 第14页 |
·配制方法 | 第1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4页 |
2 建模方法 | 第14-15页 |
·动物分组 | 第14页 |
·动物造模及给药方法 | 第14-15页 |
·观察指标 | 第15页 |
3 降尿酸药物对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验证 | 第15页 |
4 统计学处理 | 第15页 |
5 结果 | 第15-16页 |
·两组小鼠血尿酸、肌酐和尿素氮的结果 | 第15页 |
·降尿酸药物对小鼠血尿酸浓度的影响 | 第15-16页 |
讨论 | 第16-26页 |
1 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 | 第16-21页 |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分类 | 第16-17页 |
·高尿酸血症的成因 | 第17-18页 |
·酶缺陷在发病中的地位 | 第18-21页 |
2 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21-25页 |
·建立高尿酸血症症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21页 |
·建立高尿酸血症动物的选择 | 第21-23页 |
·造模方法的选择 | 第23-25页 |
3 氧嗪酸腹腔注射制作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可行性 | 第25-26页 |
结论 | 第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第二部分 清泻浊毒法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 第29-4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实验动物 | 第29页 |
·主要试剂 | 第29页 |
·灌胃用试剂及配制方法 | 第29页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29-3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0页 |
·动物分组 | 第30页 |
·动物造模及给药方法 | 第30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30页 |
4 结果 | 第30-32页 |
·清泻浊毒方对小鼠血清尿酸值影响(见表4) | 第30-31页 |
·清泻浊毒方对小鼠肝脏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 | 第31-32页 |
讨论 | 第32-45页 |
1 现代医学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 第32-37页 |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时机 | 第32-33页 |
·高尿酸血症药物治疗目的 | 第33页 |
·高尿酸血症的非药物治疗 | 第33-35页 |
·降尿酸药物的应用 | 第35-37页 |
2 中医对高尿酸血症的认识 | 第37-40页 |
·中医对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名认识 | 第37页 |
·中医对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因病机认识 | 第37-40页 |
3 清泻浊毒法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 第40-44页 |
·清泻浊毒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理论依据 | 第40-41页 |
·清泻浊毒方的方义分析 | 第41-44页 |
4 清泻浊毒法对小鼠高尿酸血症作用及机制 | 第44-45页 |
·清泻浊毒法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 第44页 |
·清泻浊毒法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肝脏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和意义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第三部分 清泻浊毒法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量及尿尿酸水平的影响 | 第49-5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实验动物 | 第49页 |
·主要试剂 | 第49页 |
·灌胃用试剂及配制方法 | 第49页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4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动物分组 | 第49-50页 |
·动物造模及给药方法 | 第50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50页 |
4 结果 | 第50-52页 |
·清解浊毒法对高尿酸血症大鼠24小时尿量的影响 | 第50页 |
·清解浊毒法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尿尿酸浓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清解浊毒法对高尿酸血症大鼠24小时尿尿酸总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讨论 | 第52-56页 |
1 利湿化浊法在动物实验性高尿酸血症中的应用 | 第52-54页 |
·清热解毒利湿法为主 | 第52-53页 |
·健脾除湿法 | 第53页 |
·活血利湿法 | 第53-54页 |
·单味药或提取物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 第54页 |
2 清泻浊毒法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尿尿酸及24小时尿量影响 | 第54-56页 |
·促尿酸排泄药作为阳性对照药的意义 | 第54-55页 |
·清泻浊毒法对高尿酸血症大鼠24小时尿量的影响机制 | 第55页 |
·清泻浊毒法对高尿酸血症大鼠24小时尿酸浓度及尿尿酸总量的影响机制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第四部分 清泻浊毒方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 | 第58-8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8页 |
·实验动物 | 第58页 |
·主要试剂 | 第58页 |
·造模试剂及配制方法 | 第58页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5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8-61页 |
·动物分组 | 第58-59页 |
·动物造模及给药方法 | 第59页 |
·清泻浊毒法对急性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步态变化 | 第59页 |
·清泻浊毒法对急性大鼠痛风性关节炎体重及关节肿胀度的影响 | 第59页 |
·清泻浊毒法对急性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组织TNF-A、IL-1B、MMP-3的影响 | 第59-61页 |
·清泻浊毒法对急性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组织病理改变 | 第61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61页 |
4 结果 | 第61-66页 |
·清泻浊毒法对急性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步态的影响 | 第61页 |
·清泻浊毒法对急性大鼠痛风性关节炎体重及关节肿胀度的影响 | 第61-62页 |
·清泻浊毒法对急性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组织TNF-A、IL-1B、MMP-3的影响 | 第62-63页 |
·清泻浊毒法对急性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组织病理改变(见以下病理图片) | 第63-66页 |
讨论 | 第66-78页 |
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 第66-68页 |
·尿酸钠微晶体的形成 | 第66-67页 |
·白细胞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 第67-68页 |
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 第68-69页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诱发因素 | 第68页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 第68-69页 |
3 现代医学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及阳性对照药的选择 | 第69-70页 |
4 中医学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 | 第70-74页 |
·中医学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名认识 | 第70-71页 |
·中医学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 第71-73页 |
·现代医家对痛风的认识 | 第73-74页 |
5 清泻浊毒法对实验性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分析 | 第74-78页 |
·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评价 | 第74页 |
·清泻浊毒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方义分析 | 第74页 |
·清泻浊毒方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局部的影响及意义 | 第74-75页 |
·清泻浊毒方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体重的影响和意义 | 第75页 |
·清泻浊毒法对急性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组织TNF-A、IL-1B、MMP-3的影响及意义 | 第75-78页 |
·清泻浊毒法对急性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组织的病理影响和意义 | 第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结语 | 第82-83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83-84页 |
综述 | 第84-92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附录 | 第92-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查新报告 | 第96-109页 |
发表论文著作 | 第109-134页 |
课研成果 | 第134-135页 |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 第135-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