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需要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5页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15页
第一章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15-23页
    第一节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初步提出第15-18页
        一、《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对人的需要问题的探索第15-16页
        二、德法年鉴时期需要概念的提出第16-17页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需要问题的深入研究第17-18页
    第二节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基本形成第18-19页
        一、《神圣家族》奠定了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唯物主义基础第18页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与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创立第18-19页
    第三节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与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丰富和完善第19-23页
        一、对需要概念的丰富第19-20页
        二、对需要与社会生产关系观点的完善第20-23页
第二章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内容与地位第23-33页
    第一节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3-29页
        一、需要的本质与特征第23-25页
        二、需要的层次与形式第25-26页
        三、需要的异化与扬弃第26-28页
        四、需要的发展与满足第28-29页
    第二节 马克思需要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第29-33页
        一、深化了社会生产理论的内涵第29-31页
        二、揭示了社会发展动力的主体维度第31页
        三、提供了人类解放的价值导向第31-33页
第三章 马克思需要理论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第33-43页
    第一节 马克思需要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第33-36页
        一、人的片面发展之困第33-34页
        二、马克思需要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路径第34-35页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国智慧"与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中国化第35-36页
    第二节 马克思需要理论与绿色发展第36-40页
        一、经济发展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第37页
        二、马克思需要理论与绿色发展理念与战略的确立第37-38页
        三、绿色发展与马克思需要理论的时代化第38-40页
    第三节 马克思需要理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40-43页
        一、从总量不足到供需结构失衡第40-41页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供需结构平衡发展第41-42页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马克思需要理论的新视界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4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关于PCB铜板表面缺陷检测的AOI设计
下一篇:基于激光和视觉信息融合的智能轮椅避障及运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