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一种关于PCB铜板表面缺陷检测的AOI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PCB缺陷检测技术综述第9-10页
    1.2 AOI在PCB缺陷检测中的应用研究第10-11页
        1.2.1 AOI在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PCB图像检测算法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 研究的意义第12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15页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15-25页
    2.1 AOI检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15-16页
    2.2 图像采集模块设计方案第16-21页
        2.2.1 光源设计第17-18页
        2.2.2 高分辨率线阵CMOS相机选择与设计第18-19页
        2.2.3 图像采集卡选择与设计第19-20页
        2.2.4 系统硬件部分实物图第20-21页
    2.3 相机标定模块方案比较与选择第21页
    2.4 图像分割方案比较第21-22页
    2.5 缺陷检测方案比较第22-23页
    2.6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三章 相机标定模块第25-37页
    3.1 相机成像模型第25-27页
    3.2 相机标定模型第27-31页
        3.2.1 线性成像模型第28-29页
        3.2.2 非线性成像模型第29页
        3.2.3 畸变类型第29-31页
    3.3 标定参数第31-32页
    3.4 相机标定方法第32-34页
        3.4.1 自标定方法第32页
        3.4.2 基于主动视觉标定方法第32页
        3.4.3 基于标定物的相机标定方法第32-34页
    3.5 图像角点检测第34-36页
    3.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PCB图像处理第37-43页
    4.1 图像增强第37-39页
        4.1.1 中值滤波第37-39页
    4.2 图像分割第39-40页
        4.2.1 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第39页
        4.2.2 基于边界的分割方法第39页
        4.2.3 基于特定理论的图像分割方法第39-40页
    4.3 基于双门限阈值的分割方法第40-42页
        4.3.1 PCB图像特点以及直方图分析第40-41页
        4.3.2 双门限分割第41-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PCB缺陷检测方法第43-53页
    5.1 PCB裸板缺陷检测算法介绍第43-44页
    5.2 基于轮廓对比的PCB裸板缺陷检测算法第44-46页
    5.3 PCB裸板缺陷示意图第46-47页
    5.4 基于轮廓比对算法的缺陷识别原理第47-52页
        5.4.1 短路识别第47-48页
        5.4.2 断路识别第48-49页
        5.4.3 凸起识别第49页
        5.4.4 缺损识别第49-50页
        5.4.5 空洞识别第50页
        5.4.6 余铜识别第50-51页
        5.4.7 刻蚀不足或过度刻蚀第51-52页
        5.4.8 少孔识别第52页
    5.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第53-63页
    6.1 AOI检测系统流程图第53-54页
    6.2 相机标定的设计与实现第54-57页
        6.2.1 HALCON开发工具的介绍第54页
        6.2.2 相机标定设计第54-55页
        6.2.3 相机标定过程第55-57页
    6.3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第57-59页
    6.4 检测结果验证与分析第59-62页
    6.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9-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需要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