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感恩秦岭,生命驿站”-西安秦岭国家植物园入口区总体规划

中文摘要第7-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引言第11页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1-17页
    1.1 国外植物园发展现状和特点第11-13页
        1.1.1 国外植物园的现状第11-12页
        1.1.2 国外植物园发展的特点第12-13页
    1.2 国内植物园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第13-14页
    1.3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第14-16页
        1.3.1 庐山植物园第14页
        1.3.2 旧金山加州科学馆第14-15页
        1.3.3 西交世界园艺博览会第15-16页
        1.3.4 堪培拉国家植物园第16页
    1.4 总结第16-17页
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第17-24页
    2.1 项目背景第17-20页
        2.1.1 国际背景第17页
        2.1.2 国内背景第17-18页
        2.1.3 林业工作背景第18-19页
        2.1.4 植物园背景第19页
        2.1.5 秦岭背景第19-20页
        2.1.6 本项目立足点第20页
    2.2 上位规划分析第20-24页
        2.2.1 总体规划第20-24页
            2.2.1.1 秦岭国家植物园总体规划第20-22页
            2.2.1.2 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暨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第22-24页
第三章 现状分析第24-30页
    3.1 区位分析第24-25页
        3.1.1 宏观区位第24页
        3.1.2 中观区位分析第24页
        3.1.3 周边区位分析第24-25页
    3.2 自然环境第25-26页
        3.2.1 土壤、地形地貌及气候第25页
        3.2.2 水资源第25-26页
        3.2.3 植物资源第26页
        3.2.4 村庄分布第26页
        3.2.5 现状建筑状况第26页
    3.3 社会环境第26-27页
        3.3.1 人文资源第26-27页
        3.3.2 周边旅游市场分析第27页
    3.4 建设规模及用地计划第27页
    3.5 现状景点分布第27-28页
        3.5.1 现状人文遗址第27页
        3.5.2 现状景观亭第27页
        3.5.3 现状景观牌坊第27-28页
        3.5.4 现状风景沟第28页
        3.5.5 现状风景林第28页
        3.5.6 现有专类园第28页
    3.6 现状道路交通第28-29页
    3.7 现状竖向第29-30页
        3.7.1 高程分析第29页
        3.7.2 坡度分析第29-30页
第四章 规划总则第30-36页
    4.1 秦岭国家植物园入口区的主要内容第30页
    4.2 规划依据第30-31页
    4.3 规划原则第31-32页
    4.4 规划目标第32页
    4.5 设计构思第32-33页
        4.5.1 设计主线一生命释站第32页
        4.5.2 文化主线——感恩秦岭第32-33页
        4.5.3 核心思路——建设主题园第33页
    4.6 功能分区第33-36页
第五章 专项规划第36-48页
    5.1 交通系统规划第36页
    5.2 给排水规划第36-37页
        5.2.1 园区给、排水现状第36页
        5.2.2 规划原则第36-37页
    5.3 服务设施规划第37页
    5.4 环境设施规划第37页
    5.5 消防工程规划第37-38页
        5.5.1 消防现状第37页
        5.5.2 规划依据第37页
        5.5.3 规划原则第37-38页
        5.5.4 工程规划第38页
    5.6 游客容量第38页
    5.7 种子银行第38-39页
    5.8 植物专项研究第39-42页
        5.8.1 专类园布置的分类依据表第40-41页
        5.8.2 部分植物园专类园布置要素分析第41-42页
    5.9 主要植物品种名录第42-46页
    5.10 开发控制第46-48页
        5.10.1 开发控制要素第46页
        5.10.2 开发控制目的第46页
        5.10.3 相关经济技术指标第46-48页
第六章 思考和总结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下一篇:乙酰化对PGC-1α在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内核转位及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