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21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1-2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2-24页 |
第2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概念及培育的重要性 | 第24-42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4-29页 |
2.1.1 新型城镇化的定义 | 第24-25页 |
2.1.2 新型职业农民的定义及类型 | 第25-27页 |
2.1.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定义及特征 | 第27-29页 |
2.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思想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29-36页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对农民培育问题的论述 | 第29-30页 |
2.2.2 列宁对农民培育问题的论述 | 第30-31页 |
2.2.3 毛泽东对农民培育问题的论述 | 第31-32页 |
2.2.4 邓小平对农民培育问题的论述 | 第32页 |
2.2.5 江泽民对农民培育问题的论述 | 第32-33页 |
2.2.6 胡锦涛对农民培育问题的论述 | 第33-34页 |
2.2.7 习近平对农民培育问题的论述 | 第34-36页 |
2.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实依据 | 第36-42页 |
2.3.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 第36-38页 |
2.3.1.1 加速现代农业发展,助推新型城镇化 | 第36-37页 |
2.3.1.2 加速新农村建设,助推新型城镇化 | 第37-38页 |
2.3.2 新型城镇化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的巨大机遇 | 第38-39页 |
2.3.2.1 推动经济增长,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财力支持 | 第38-39页 |
2.3.2.2 促进土地集约化,为新型职业农民规模经营提供条件 | 第39页 |
2.3.3 新型城镇化对新型职业农民提出的素质要求 | 第39-42页 |
2.3.3.1 有文化 | 第40页 |
2.3.3.2 懂技术 | 第40页 |
2.3.3.3 会经营 | 第40页 |
2.3.3.4 晓政策 | 第40-41页 |
2.3.3.5 有组织 | 第41页 |
2.3.3.6 守法纪 | 第41-42页 |
第3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分析——基于漳州市的实地考察 | 第42-59页 |
3.1 漳州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概况 | 第42-50页 |
3.1.1 漳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基本情况分析 | 第43-48页 |
3.1.2 漳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本情况分析 | 第48-50页 |
3.2 漳州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 第50-55页 |
3.2.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方面的问题 | 第50-51页 |
3.2.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方面的问题 | 第51-52页 |
3.2.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方面的问题 | 第52-55页 |
3.3 漳州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5-59页 |
3.3.1 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因 | 第55-56页 |
3.3.2 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外因 | 第56-59页 |
3.3.2.1 城乡二元体制的历史原因 | 第56-57页 |
3.3.2.2 政府方面的原因 | 第57页 |
3.3.2.3 农村方面的原因 | 第57-59页 |
第4章 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与启示 | 第59-66页 |
4.1 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 | 第59-62页 |
4.1.1 韩国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经验 | 第59-60页 |
4.1.2 日本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经验 | 第60页 |
4.1.3 德国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经验 | 第60-61页 |
4.1.4 澳大利亚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经验 | 第61-62页 |
4.2 发达国家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主要特点 | 第62-63页 |
4.2.1 培训管理法制化 | 第62页 |
4.2.2 培训投入规范化 | 第62页 |
4.2.3 培训体制科学化 | 第62-63页 |
4.2.4 培训主体多元化 | 第63页 |
4.2.5 培训方式多样化 | 第63页 |
4.3 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启示 | 第63-66页 |
4.3.1 立法保障农民职业教育发展 | 第63-64页 |
4.3.2 加大农民教育培训投入 | 第64页 |
4.3.3 健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 第64-65页 |
4.3.4 建立农民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第65-66页 |
第5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 | 第66-78页 |
5.1 加强政府干预 | 第66-70页 |
5.1.1 健全培育法律法规 | 第67页 |
5.1.2 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体系 | 第67-68页 |
5.1.3 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投入力度 | 第68页 |
5.1.4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 第68-69页 |
5.1.5 建立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认证管理制度 | 第69-70页 |
5.2 推进人的城镇化与土地的城镇化有机结合 | 第70-72页 |
5.2.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第70页 |
5.2.2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 第70-71页 |
5.2.3 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 第71-72页 |
5.3 构建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 第72-76页 |
5.3.1 科学制定培训规划及目标 | 第72页 |
5.3.2 合理选择教育培训对象 | 第72-73页 |
5.3.3 科学设置培训内容 | 第73-74页 |
5.3.4 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 第74页 |
5.3.5 完善培训主体协调体制机制 | 第74-75页 |
5.3.6 优化整合培训资源 | 第75页 |
5.3.7 加强培训监督管理机制 | 第75-76页 |
5.4 转变观念 | 第76-78页 |
5.4.1 消除社会对农民的偏见 | 第76页 |
5.4.2 增强农民主体意识 | 第76页 |
5.4.3 转变农民观念 | 第76-7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附录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