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灵宝市樊岔金矿成矿流体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1.1 选题依据 | 第10页 |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10-12页 |
| 1.2.1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2 存在问题 | 第12页 |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1.4 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和矿区地质 | 第14-20页 |
| 2.1 区域地质 | 第14-17页 |
| 2.1.1 地层 | 第14-15页 |
| 2.1.2 构造 | 第15-16页 |
| 2.1.3 岩浆岩 | 第16-17页 |
| 2.2 矿区地质 | 第17-20页 |
| 2.2.1 地层 | 第17-19页 |
| 2.2.2 构造 | 第19页 |
| 2.2.3 岩浆岩 | 第19-20页 |
| 第3章 矿床地质 | 第20-33页 |
| 3.1 矿体 | 第20页 |
| 3.2 矿石 | 第20-25页 |
| 3.2.1 矿物组成 | 第20-23页 |
| 3.2.2 结构 | 第23页 |
| 3.2.3 构造 | 第23-25页 |
| 3.3 围岩蚀变 | 第25-27页 |
| 3.4 成矿阶段 | 第27-31页 |
| 3.5 自然金的赋存 | 第31-33页 |
| 第4章 成矿流体 | 第33-47页 |
| 4.1 样品的采集及分析方法 | 第33-34页 |
| 4.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第34-39页 |
| 4.2.1 包裹体类型 | 第34-36页 |
| 4.2.2 流体包裹体组合 | 第36-39页 |
| 4.3 均一温度、盐度和密度 | 第39-45页 |
| 4.4 压力和深度 | 第45-46页 |
| 4.5 氢氧同位素 | 第46-47页 |
| 第5章 矿床成因 | 第47-53页 |
| 5.1 成岩成矿时代 | 第47页 |
| 5.2 成矿条件 | 第47-49页 |
| 5.2.1 地质条件 | 第47页 |
| 5.2.2 成矿流体性质 | 第47-48页 |
| 5.2.3 成矿流体来源 | 第48-49页 |
| 5.3 成矿过程 | 第49-53页 |
| 5.3.1 成矿流体演化 | 第49-50页 |
| 5.3.2 金的成矿机制 | 第50-51页 |
| 5.3.3 成矿过程 | 第51-53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附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