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本案案情及争议焦点 | 第11-12页 |
(一) 案情 | 第11-12页 |
(二) 案件争议焦点 | 第12页 |
二、相关规范及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一) 规范根据 | 第12-14页 |
1. 斡旋受贿的概念 | 第12-13页 |
2. 斡旋受贿在我国现行刑法中的体现 | 第13页 |
3. 国外刑法对斡旋受贿行为的定性 | 第13-14页 |
(二)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1. 斡旋受贿罪的犯罪构成 | 第14-15页 |
2. 关于斡旋受贿应否设置独立罪名的争议 | 第15-16页 |
三、案例争议焦点评析 | 第16-28页 |
(一) 廖某为吴某某和钱某某的子女“安排工作”的行为是否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 | 第16-20页 |
1. “不正当利益”在行贿罪中的涵义 | 第17-18页 |
2. “不正当利益”在斡旋受贿犯罪中的涵义 | 第18-20页 |
(二) 廖某是否利用本人职务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对胡某和李某进行斡旋 | 第20-24页 |
1. “制约关系说” | 第21页 |
2. “非制约关系说” | 第21-24页 |
(三) 廖某属于离职后的国家工作人员,其能否成为斡旋受贿的犯罪主体 | 第24-26页 |
(四) 对廖某的斡旋受贿行为既遂与否的分析 | 第26-27页 |
(五) 第三人(被斡旋人)的责任认定 | 第27-28页 |
四、结论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