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新闻专业主义视域下的我国灾难报道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绪论第11-16页
 一、研究的缘起第11-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一) 理论意义第12-13页
  (二) 现实意义第13页
 三、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基本现状第13-14页
  (一) 国外相关课题研究第13-14页
  (二) 国内相关课题研究第14页
 四、研究方法第14-15页
  (一) 内容分析法第14页
  (二) 平行研究法第14-15页
  (三) 文本分析法第15页
 五、文章框架结构第15-16页
第一章 灾难报道概述第16-19页
 一、灾难报道的概念第16-17页
 二、灾难报道的功能第17-19页
  (一) 传播信息,满足受众知情权第17页
  (二) 遏制谣言,减少恐慌第17-18页
  (三) 普及知识第18-19页
  (四) 舆论监督第19页
第二章 新闻专业主义简介第19-23页
 一、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第19-20页
 二、新闻专业主义的由来第20-21页
 三、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诟病第21-23页
 四、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的可行性第23页
第三章 我国不同时期的灾难报道第23-41页
 一、解放初期我国的灾难报道第23-26页
  (一) 以正面报道为主第24页
  (二) 体现一定的时效性第24-25页
  (三) 体现一定的客观性第25-26页
 二、反右倾运动到文革结束前我国的灾难报道第26-30页
  (一) 掩盖事实真相,没有新闻自由性第26-28页
  (二) 新闻播发严重滞后,没有新闻时效性第28页
  (三) 新闻事实不完整,违背新闻客观性第28-29页
  (四) 报道假、大、空,以新闻宣传代替新闻事实第29-30页
 三、文革结束后的我国灾难报道第30-36页
  (一) 新闻时效性有所增强第31-32页
  (二) 真实性、连续性有所加强第32页
  (三) 客观性逐渐提高第32-33页
  (四) 信息不够公开透明第33-35页
  (五) 有偿报道开始出现第35-36页
 四、汶川地震之后的我国灾难性报道第36-41页
  (一) 媒体快速反应,掌握新闻时效性第36-38页
  (二) 信息公开,体现新闻自由性第38-39页
  (三) 如实报道,坚持客观性第39页
  (四) 关注灾难本身,体现平衡性第39-40页
  (五) 体现人文关怀第40-41页
第四章 我国灾难报道专业主义的影响因素第41-52页
 一、政治因素第41-44页
 二、经济因素第44-47页
 三、技术的发展第47-49页
 四、新闻教育的发展以及记者素质的提高第49-50页
 五、地方政府的媒介素养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浅议群体时代下网络舆论的非理性
下一篇:全媒体背景下媒介事件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