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天线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平面寄生阵列加载的宽带高增益天线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2-13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3-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6-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1页
    1.3 本文主要的内容与结构安排第21-24页
第二章 天线的基础理论第24-38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天线的主要性能参数第24-26页
        2.2.1 电流元的场辐射特性第24-25页
        2.2.2 天线的阻抗特性第25页
        2.2.3 天线的带宽第25-26页
    2.3 八木天线的设计第26-31页
        2.3.1 引言第26页
        2.3.2 八木天线的结构第26-28页
        2.3.3 八木天线的分析方法简述第28-29页
        2.3.4 感应电动势法分析计算八木天线第29-31页
    2.4 Fabry-Perot谐振腔天线的设计技术第31-36页
        2.4.1 引言第31-32页
        2.4.2 天线的射线跟踪模型第32-35页
        2.4.3 天线的增益和带宽的简单计算第35页
        2.4.4 对天线剖面高度的优化设计第35-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加载平面寄生阵列的高增益天线第38-52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印刷偶极子天线第38-40页
        3.2.1 偶极子天线的设计及基本结构第38-39页
        3.2.2 印刷偶极子天线的仿真结果第39-40页
    3.3 一个寄生单元加载的天线第40-43页
        3.3.1 一个寄生单元加载的天线基本结构第40-41页
        3.3.2 寄生单元的尺寸与位置对天线性能的影响第41-43页
    3.4 三个寄生单元加载的天线第43-47页
        3.4.1 三个寄生单元加载的天线基本结构第43页
        3.4.2 天线仿真结果的分析对比第43-47页
    3.5 加载小型平面寄生阵列的高增益天线第47-50页
        3.5.1 加载平面小型寄生阵列的基本结构第47页
        3.5.2 加载平面小型寄生阵列的高增益天线的参数分析第47-50页
    3.6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电容加载的寄生阵列谐振腔天线第52-68页
    4.1 引言第52-53页
    4.2 天线的基本结构第53-54页
    4.3 平面寄生阵列覆层的分析与设计第54-58页
        4.3.1 基于FSS结构的平面寄生阵列覆层的设计第54-55页
        4.3.2 平面寄生阵列覆层的全波仿真分析第55-56页
        4.3.3 加载电容耦合的平面寄生阵列设计及参数分析第56-58页
    4.4 偶极子馈源天线第58-59页
        4.4.1 偶极子馈源天线的结构第58-59页
        4.4.2 偶极子馈源天线的仿真结果及其分析第59页
    4.5 电容加载的寄生阵列谐振腔天线设计第59-63页
        4.5.1 引言第59-60页
        4.5.2 寄生阵列中单元的个数对天线性能的影响第60-61页
        4.5.3 覆层的介质板厚度对天线性能的影响第61-63页
        4.5.4 寄生单元之间的耦合作用对天线性能的影响第63页
    4.6 天线的实物测试与结果分析第63-67页
    4.7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76页
作者简介第76-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都福企业数据管理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多种重金属联合毒性的拮抗药物筛选及拮抗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