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口腔科学论文--口腔矫形学论文--口腔正畸学论文

多巴胺诱导AZ31镁合金仿生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缩略语表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6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正畸微螺钉种植体概述第10-11页
        1.2.1 正畸微螺钉种植体的历史第10-11页
        1.2.2 正畸微种植体的临床应用第11页
    1.3 正畸微种植体引起的并发症第11-12页
        1.3.1 脱落率第11-12页
        1.3.2 二次手术第12页
    1.4 微种植体并发症的预防第12-13页
        1.4.1 适应症的选择第12页
        1.4.2 种植体周围炎的预防第12页
        1.4.3 骨结合种植体支抗第12-13页
        1.4.4 生物可降解种植体支抗第13页
    1.5 医用镁合金第13-17页
        1.5.1 医用镁合金的特点和用途第13页
        1.5.2 医用镁合金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5.3 提高医用镁合金耐腐蚀性能研究进展第15-16页
            1.5.3.1 化学转化膜法第15页
            1.5.3.2 微弧氧化处理(PEO)第15-16页
            1.5.3.3 离子注入处理第16页
            1.5.3.4 有机涂层(PLGA/壳聚糖)第16页
        1.5.4 磷酸钙涂层及仿生矿化第16-17页
    1.6 仿生矿化法概述第17-19页
        1.6.1 仿生矿化法简介第17页
        1.6.2 仿生矿化法的影响因素第17-18页
        1.6.3 仿生矿化法的优缺点第18-19页
    1.7 聚多巴胺研究现状第19-20页
    1.8 本文研究内容第20-21页
    参考文献第21-26页
第二章 多巴胺诱导AZ31镁合金仿生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制备第26-37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材料及方法第26-29页
        2.2.1 实验条件及实验流程第27-28页
        2.2.2 AZ31镁合金基片的前处理第28页
        2.2.3 预处理的AZ31表面沉积聚多巴胺涂层第28页
        2.2.4 钙磷溶液的配制第28-29页
        2.2.5 AZ31表面聚多巴胺诱导钙磷沉积第29页
    2.3 表征方法第29-30页
        2.3.1 薄膜的形貌表征第29页
        2.3.2 Noran能谱仪(EDS)测试第29-30页
        2.3.3 薄膜的晶相结构表征第30页
        2.3.4 薄膜的分子组成分析第30页
    2.4 样本的基本性能表征第30页
        2.4.1 扫描电镜(SEM)进行表面形貌分析第30页
        2.4.2 能谱分析仪对涂层表面的元素组成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第30页
        2.4.3 FTIR仪分析涂层的分子结构第30页
        2.4.4 XRD进行复合涂层的晶相结构第30页
    2.5 结果与讨论第30-34页
        2.5.1 SEM第30-32页
        2.5.2 EDS第32页
        2.5.3 FTIR第32-33页
        2.5.4 XRD第33-34页
    2.6 结论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第三章 多巴胺诱导AZ31仿生羟基磷灰石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研究第37-42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实验过程及材料方法第37-39页
        3.2.1 电化学实验分析第38页
        3.2.2 析氢实验第38-3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9-40页
    3.4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第四章 多巴胺诱导AZ31仿生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细胞毒性研究第42-47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实验过程及材料方法第42-44页
        4.2.1 MTT实验第42-44页
        4.2.2 细胞形态实验第4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4-46页
    4.4 小结第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7-48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安市XX线路公交行驶工况构建及混合动力公交动力系统参数匹配研究
下一篇:基于Web Services的实验室监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