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焊接一般性问题论文--焊接结构的应力与变形论文

基于轮廓法的焊接纵向残余应力三维分布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课题相关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1-19页
        1.2.1 常用的应力测量与计算方法第11-12页
        1.2.2 轮廓测试法与其它常用的应力测量与计算方法优势对比第12-13页
        1.2.3 轮廓测试法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第13-15页
        1.2.4 固有应变理论第15页
        1.2.5 基于固有应变重构技术构造残余应力场第15-19页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2章 轮廓测试法的理论与模拟研究第20-27页
    2.1 轮廓测试法的原理研究第20-21页
        2.1.1 轮廓测试法的基本原理第20页
        2.1.2 轮廓测试法中的弹性力学理论第20-21页
    2.2 二维模型轮廓测试法模拟研究第21-25页
        2.2.1 有限元软件第21页
        2.2.2 模型的建立第21-22页
        2.2.3 切割过程的模拟实现第22-23页
        2.2.4 切割面轮廓数据的测量第23-24页
        2.2.5 应力重构过程第24-25页
        2.2.6 重构结果与原始应力分布的对比分析第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3章 轮廓测试法重构焊接残余应力的验证第27-34页
    3.1 厚板焊接残余应力轮廓法测量的有限元验证第27-31页
        3.1.1 厚板焊接模型的建立第27-28页
        3.1.2 模拟切割与轮廓测量第28-29页
        3.1.3 应力重构与结果分析第29-31页
    3.2 应力重构准确性的验证第31-33页
        3.2.1 原始残余应力与切割面轮廓测量数据第31-32页
        3.2.2 重构结果与残余应力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第32-33页
    3.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结合固有应变的轮廓测试法理论研究第34-43页
    4.1 固有应变理论基础第34-38页
        4.1.1 固有应变的定义第34-36页
        4.1.2 固有应变计算残余应力第36-38页
    4.2 固有应变与轮廓测试法的结合第38-41页
        4.2.1 固有应变施加到有限元中的方法第38-40页
        4.2.2 由切割面轮廓构造固有应变函数第40-41页
    4.3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5章 结合固有应变的轮廓测试法探索第43-51页
    5.1 固有应变函数的构造第43-44页
        5.1.1 插值函数的选择第43页
        5.1.2 切比雪夫多项式第43-44页
    5.2 模型的建立与切割面轮廓的获得第44-45页
        5.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4-45页
        5.2.2 模拟切割与轮廓测量第45页
    5.3 由轮廓计算固有应变函数的实现第45-48页
        5.3.1 切比雪夫多项式表达的固有应变对应轮廓第45页
        5.3.2 数值求解过程第45-47页
        5.3.3 解的正确性与获得的固有应变函数第47-48页
    5.4 结合固有应变的轮廓测试法计算结果分析第48-50页
        5.4.1 计算结果与原始残余应力分布的对比第48-49页
        5.4.2 插值函数阶数问题的讨论第49-50页
    5.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6章 轮廓测试法的试验研究第51-68页
    6.1 试验整体思路介绍第51-52页
    6.2 测试试件的制备第52-54页
        6.2.1 试件的材料与形状尺寸选择第52-53页
        6.2.2 测试试件的加工第53-54页
    6.3 试件的残余应力分析第54-57页
        6.3.1 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第54-56页
        6.3.2 残余应力测量试验第56-57页
    6.4 轮廓法测量残余应力试验第57-61页
        6.4.1 试件的切割第57-59页
        6.4.2 切割面轮廓的测量第59-60页
        6.4.3 轮廓数据的处理第60-61页
    6.5 轮廓法对试件残余应力的重构第61-65页
        6.5.1 切面位置残余应力二维分布的重构第61-63页
        6.5.2 根据重构模型修正轮廓数据第63-64页
        6.5.3 固有应变轮廓法重构残余应力的三维分布第64-65页
    6.6 试验结果分析第65-67页
    6.7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苯二甲酰氯合成工艺的研究
下一篇:CLIL对EAP教学的影响--理工科博士生学术写作课案例研究